[实用新型]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3984.6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9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锁;葛建军;赵永强;史淦华;张华;李翔;于其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长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机 二次 空载 电压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机,尤其涉及一种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常见的电焊机触电事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焊机长期工作于过载状态,发热严重,导致一次侧绝缘破坏,操作者接触到破损电焊机一次侧的220/380V电源线路或接触到焊机的插座等裸露带电部分,导致触电;另一种引起触电的情况是由于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导致触电伤害,电焊机长期工作处于过载状态,导致二次侧的绝缘破快,焊工在进行操作时接触到存损部位或焊钳口等带电部分导致触电。一般情况下由于一次侧都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能有效起到保护作用。由于二次侧的工作电压为20-30V,因此人们很容易忽略二次侧空载时的空载电压50-90VD对人体的伤害,一旦条件成熟就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现有的电焊机标准仅对依次侧要求安装漏电器保护,而这种保护装置对二次侧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493603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06月0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常开启动按钮和交流接触器组成,拆开启动按钮安装在焊钳把手上,常开启动按钮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接相连,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输出侧,虽然该实用新型电路简单,一次性投资少,运行可靠,而且维修方便,工作稳定,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从操作人员拿起焊钳,按下常开启动按钮,到引弧焊接,和从焊接暂停或结束,到操作人员松开焊钳,常开启动按钮恢复到常开状态,这两段时间内,电焊机二次侧仍旧存在侧空载电压,对操作人员缺少有效的安全保护,因此该使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保护电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输出端、降压电阻和降压电容,所述降压电容包括一号降压电容和二号降压电容,所述输入端的正极与所述降一号压电容的正极相连接,所述降压电容的负极与一号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一号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降压电阻与所述一号降压电容并联,所述一号降压电容的负极与所述二号降压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二号降压的负极与所述输入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一号降压电容的负极还与二号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输入端的负极与所述输出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降压电阻包括一号降压电阻、二号降压电阻、三号降压电阻和四号降压电阻,所述一号降压电阻和所述三号降压电阻串联,所述二号降压电阻和所述四号降压电阻串联,所述一号降压电阻和所述三号降压电阻与所述二号降压电阻和所述四号降压电阻并联。
所述降压电容还包括三号降压电容,所述三号降压电容的正极与所述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三号降压电容的负极与所述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焊机二次侧空载电压保护电路通过降压电阻和降压电容可以有效的将电焊机二次侧的电压控制在安全电压的范围内,电焊机通电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路就开始工作,在电焊机空载或者过载时均能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一号降压电容C1,二号降压电容C2,一号二极管D1,输入端的正极1,输出端的正极3,输入端的负极2,二号二极管D2, 输出端的负极4, 一号降压电阻R1,二号降压电阻R2,三号降压电阻R3,四号降压电阻R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长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长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放电智能监控仪
- 下一篇:防撞击高压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