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加强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3922.5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明;王海娟;邵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强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加强梁。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车身加强梁是通过焊接实现与车身零件的连接,在人工焊接过程中,工人需要准确地找到焊接点。如图1和图2所示为传统的一种车身加强梁2的结构,其为长条件,两侧有与车身零件1的焊接边3,该焊接边为平直边,与车身零件为全贴合的搭接,其焊接点不好准确确定,焊接不方便,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焊接质量,甚至将影响到整车的性能。
同时,随着各整车厂对节油降耗的重视,车身的轻量化在整车设计中的作用及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方式,势必有违成本控制的宗旨,直接减小材料料厚势必影响整车刚性及安全性能,因此通过结构的优化,是目前最优也是最难实现的轻量化方式,如车身零件的减重孔。但是在目前的车身加强梁上采用减重孔方式会影响其强度,因此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减重,也是需要优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焊接边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焊边结构,该结构不仅能提高人工焊接方便性、准确率,又能增加零件强度、刚度,还能满足零件轻量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身加强梁,其为一长条状冲压件,通过两侧外翻的焊接边与车身零件焊接连接。所述焊接边由间隔的凸面和凹面组成,呈交替起伏的台阶状。所述凸面为贴合面,与车身零件贴合,为焊点位置所在,所述的凹面为非焊接面,与车身零件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漏水槽。
保证贴合焊接面的焊边宽度的同时,将非焊接面宽度减小,即所述非焊接面的宽度小于贴合焊接面的宽度,保证一定强度及满足冲压对直边宽度要求尺寸,使焊接面与非焊接面的修边线向另一个方向呈交替起伏的台阶状,以减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可以清晰的将焊点位置展现出来,提高人工焊接的精准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零件的强度、刚度;减小零件重量,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传统的车身加强梁与车身零件的焊接示意图;
图2 改进前的车身加强梁的焊接边结构示意图;
图3 初步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的焊边结构示意图;
图4 最终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的焊边结构示意图;
图 5 最终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与车身零件的焊接示意图;
图5A是最终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与车身零件的焊接边位置的A-A截面图;
图5B是A-A截面图其中一流水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 车身零件(如地板); 2 普通车身加强梁; 3 焊接边; 4 贴合面(凸面); 5 凹面; 6车身加强梁; 7 漏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初步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6的焊接边为起伏的台阶状,整个焊接边有贴合面(凸面)4和凹面5,贴合面(凸面)4和凹面5相互间隔连接,整体成交替起伏的台阶状。贴合面(凸面)4作为焊接面,凹面5作为非焊接面。
如图4所示,最终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6的焊接边的焊接特征及修边特征均为起伏的台阶型,只是方向不一样。焊接边焊接特征延续图3所示的初步改进后的车身加强梁6的方式,然后将凹面5进行减料修边,整个焊接边有贴合面(凸面)4和凹面5,贴合面(凸面)4和凹面5的焊接搭接特征与修边特征相互间隔连接,整体成交替起伏的台阶状。贴合面(凸面)4为车身加强梁6与车身零件1的打焊处,焊接时一目了然,便于人工焊接的识别,提高效率。凹面5和车身零件1之间形成空隙,该空隙为漏水槽7。
图4中凹面5高度为4-6mm,长度为30-50mm,每两个凹面5间距根据贴合面焊边长度变化,一般为25-30mm。贴合面(凸面)4焊边宽度根据焊接设备及工艺不同而变化,一般为13-16mm。减料修边特征后的凹面5宽度为4-8mm,保证强度刚度的基础上实现零件的轻量化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保险杠机罩牵引钩
- 下一篇:一种集便器用小型真空发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