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室炭素阳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13851.9 | 申请日: | 2011-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曾敦伟;杜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素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用炭素阳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面有多个腔室的炭素阳极。
背景技术
炭素阳极是电解槽的心脏,炭素阳极对于电解各项参数能否达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效果尤为明显,如:炭素阳极在参与电解的过程中,阳极的底部会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如果所使用的炭素阳极是没有腔室的阳极,则这些气体中的大部分难以溢出,从而积聚在阳极的底部,当这些气体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则会在阳极底部形成气泡层,气泡层不能导电,从而增加电阻,电耗也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增加。为此,便出现了多室阳极。专利号为ZL20052020077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室阳极,在该技术方案中,沟槽为纵向或者横向,沟槽沿垂直方向的深度是150mm-400mm,该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是:如果沟槽浅,尤其是当沟槽只有150mm的时候,降低气泡层厚度的作用时间太短,不到阳极周期的1/3,如果沟槽深,尤其是当沟槽达到400mm的时候,阳极强度不够,在电解的过程中很容易碎裂掉块;申请号为201020194121.1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多室阳极技术,该申请文件中所述的阳极的两个端头或者端面开有上下贯通槽,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沟槽开在端 面,不利于阳极底掌中间排气,因为阳极在参与电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主要分布在阳极底掌中部,两端气体的分布量较少;开贯通槽之后,影响了阳极的强度,在电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阳极破碎掉块。
综上所述,现有阳极技术存在排气不畅、阳极气泡压降高、强度不够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排气沟槽、阳极气泡压降低且不影响使用强度的多室炭素阳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室炭素阳极,所述的阳极包括两个侧面,所述的侧面包括两条最长的棱,且与阳极底面垂直,所述炭素阳极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有竖向或者倾斜的非贯通凹槽,所述的非贯通凹槽为至少一条。
优选的,所述的非贯通凹槽为上通凹槽,或为下通凹槽,或为中通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非贯通凹槽上端口与下端口等宽,上端口比下端口宽。
优选的,所述的非贯通凹槽开口宽度和底部宽度相等,或者开口比底部宽。
优选的,所述的非贯通槽下端口到阳极底掌的垂直距离大于10mm。
优选的,所述凹槽位于炭素阳极侧面的任意位置。
优选的,所属的非贯通凹槽位于阳极侧面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左侧边缘距离阳极左端的最小距离为阳极长度的1/10,右侧边缘距离阳极右端的最小距离为阳极长度的1/10。
优选的,非贯通凹槽开口的宽为1mm-60mm,底部的宽度为1mm-50mm,深度为5mm-300mm,深度是指凹槽开口5到凹槽底部的垂直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开的非贯通凹槽位于阳极侧部,槽的上端口通往阳极顶部,下端口位于气泡集中的区域,有利于气泡的通畅排放;2.因为在阳极底部参与电解时,产生的气泡的量相对较少,对电解的影响尤其是对能耗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选择非贯通槽,既保证排气通畅,降低阳极气泡压降,又能保证阳极的强度,避免了阳极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破裂掉块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一侧开有上通槽的多室炭素阳极
图2两侧开有上通槽的多室炭素阳极
图3开有倾斜槽的多室炭素阳极
图4开有下通槽的多室炭素阳极
1非贯通凹槽 2上端口 3下端口 4底部 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简要、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内容。显而易见地,所列举的实施例旨在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因此,只是所有实施方式中的一部分,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可以根据本申请文件显而易见地做出其他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属于本申请文件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全消光异型轻网丝
- 下一篇:一种气浮式分片台的顶杆限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