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的改性沥青拌合楼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3732.3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杭;徐家锦;郭军;唐军;李祥;和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地址: | 6502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添加 硅藻土 系统 改性沥青 拌合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公路建设中,用以拌合公路铺筑材料沥青的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性,且建设速度快、维修方便、利于回收利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道路建设中。但是,由于沥青存在高温变软、低温变脆、加热易老化等性能特点也带来了沥青铺筑路面的问题。针对沥青的这些不足之处,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就不断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在沥青中加入改性剂、助剂,改善沥青的感温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其中,利用硅藻土对沥青改性在目前得了长足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以及西欧都铺筑了相应的改性沥青路面。这种经硅藻土改性的路面高温软化性和低温抗裂性有明显改善,水稳定性、疲劳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与普通路面相比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我国,硅藻土储量居世界前列,对硅藻土改性沥青也有一定的研究,铺筑了一定公里数的硅藻土改性沥青路面。这些路面的改性沥青是通过人工将硅藻土与沥青拌和楼设备拌合出的沥青混合得到,现有的沥青拌合楼没有自动添加硅藻土的系统,因此,对于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制备未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而人工添加硅藻土的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继而影响了由其铺筑的路面的质量,同时人工添加也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的沥青拌合楼设备中没有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的改性沥青拌合楼,使用该设备能全机械化生产出经硅藻土改性的沥青用以铺筑路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的改性沥青拌合楼,由沥青拌合楼设备和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包括料斗、螺旋提升机、料仓、配料室、配料秤和控制设备,螺旋提升机由螺旋提升机构外包裹一柱状外壳构成,斜立于地面,在其地面一端设置一料斗与其内腔连通,另一端设置一出料口,其正下方设置一料仓,料仓下方为配料室,配料室底部设置配料称,配料秤与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与料仓仓门控制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与现有的沥青拌合楼设备能较好的结合适用,从而实现机械化生产硅藻改性沥青。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管理,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料斗1,螺旋提升机2,料仓3,出料口4,料仓出口5,配料室6,沥青拌合滚筒7,控制设备8,配料秤9,仓门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带有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的改性沥青拌合楼,由沥青拌合楼设备和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构成。自动添加硅藻土系统包括料斗1、螺旋提升机2,料仓3,配料室6,配料称9和控制设备8。螺旋提升机2由螺旋提升机构外包裹一柱状外壳构成,斜立于地面,在其地面一端设置一料斗1与其内腔连通,另一端设置一出料口4,料斗1中的硅藻土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螺旋提升机2的下端,在螺旋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将硅藻土带到螺旋提升机2上部,同样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料口4进入到设置在其正下方的料仓3内,料仓3底部设置了一个仓门10,该仓门10在控制设备8的控制下完成开启和关闭操作。料仓3下方为配料室6,配料室6底部设置配料称9,配料秤9与控制设备8连接,控制设备8接收来自配料称9的信号后,根据其控制设备的设定完成对仓门10的控制,从而准确将一定重量份的硅藻土从配料室6送入沥青拌合滚筒7中进行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箱梁专用支座
- 下一篇:瓦楞纸板联合机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