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燃烧用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3671.0 | 申请日: | 201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荣;韦广辉;周杨;刘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2 | 分类号: | F28D9/02;F28F3/04;F28F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杨晓东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燃烧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确切地说是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对活性碳吸附床内的高浓度有机溶剂进行脱附时,需要洁净的空气,并使之达到溶剂的沸点,从而将有机溶剂从活性炭中脱附出来,然后把脱附出来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引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在有机溶剂的催化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充分利用这部分热能,设计人员在催化燃烧设备中设置了热交换器,将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交换给需要升温的活性碳脱附空气。现阶段常用热交换器是一个无盖无底的箱式通道,箱式通道中设置有若干垂直于通道方向的空气流通管。箱式通道为活性碳脱附空气通道,空气流通管为催化燃烧产生的废气通道。当催化燃烧产生的废气穿流过空气流通管时,把热量传递给空气流通管;当活性碳脱附空气穿流过这个箱式通道时,与空气流通管相接触,根据热传导原理可知,这时的冷的活性碳脱附空气会受到热空气流通管的传导作用,产生一个升温过程。但是这种热交换器存在热量交换不完全、热能利用率差、能耗高、设备使用费用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热量交换充分、热能利用率高的催化燃烧用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催化燃烧用热交换器,它包括气流方向相互垂直的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均为扁薄型片状管道,并交替叠加设置,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分别为二至三十层。
进一步说,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内腔高度为30-50毫米。
进一步说,由于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管壁很薄,为防止管壁热变形、支撑管壁,同时减缓气体流经通道的速度,提高热交换率,在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可以是三角形波纹折板、圆弧形波纹板、方形波纹折板、梯形波纹折板等形状。
进一步说,为了减少热量的消耗,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间的管壁厚度、隔板厚度分别为1-3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将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均为扁薄型片状管道,并多层交替叠加设置,因此,冷的脱附空气和热的燃烧废气呈片状进行热交换,热交换 的面积大,热交换充分;2、由于在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波纹板,因此,在热交换的过程中气体流动速度较慢,热交换充分;3、由于燃烧废气通道和脱附空气通道的管壁很薄,因此热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弧形波纹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梯形波纹折板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方形波纹折板示意图。
图中:1、燃烧废气通道,2、脱附空气通道,3、波纹板,4、隔板,5、侧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催化燃烧用热交换器,它由三十层燃烧废气通道1和三十层脱附空气通道2交替叠加设置而成,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的气流方向相互垂直。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均由上、下隔板4和左、右侧板5构成扁薄型片状管道,相邻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之间共用一块隔板4。在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内分别设置有方形波纹折板3,方形波纹折板3的两端固定在左、右侧板5上,方形波纹折板3支承在上、下隔板4之间。方形波纹折板3、隔板4和侧板5的厚度均为1毫米,方形波纹折板3的高度为30毫米。
实施例二。
一种催化燃烧用热交换器,它由二层燃烧废气通道1和二层脱附空气通道2交替叠加设置而成,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的气流方向相互垂直。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均由上、下隔板4和左、右侧板5构成扁薄型片状管道,相邻燃烧废气通道1和脱附空气通道2之间共用一块隔板4。隔板4和侧板5的厚度均为3毫米,两隔板4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测量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超吸收聚合物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