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滑颈前路钛网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3582.6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牛云飞;安晓飞;郭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云飞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滑 前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预防钛网下滑导致脊髓损伤的安全钛网。
背景技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是一种治疗颈椎病及颈椎脊髓损伤的常用术式。术中通常需要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促进椎间融合。由于自体髂骨植骨术常常出现供骨区慢性疼痛、系皮带痛、上下楼梯痛、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供骨区巨大血肿,危及生命,以及部分患者对供骨区外形不满意,影响生活。目前钛网植骨已成为众多患者选择的一种方法。但钛网植入过程中由于手术经验、敲击力度、打入深度、钛网本身设计等问题,钛网在打入过程中很可能过度向后移动,压迫脊髓,给手术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钛网,以减少手术的潜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颈前路钛网植入过程中可能出现钛网下滑,损伤脊髓,出现高位脊髓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滑颈前路钛网,包括钛网体部,其特征在于:钛网体部前面的上下两端各有一防滑柄,上、下防滑柄各由连接支与钛网体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防滑柄为圆弧面,上、下防滑柄的圆弧面与钛网体部的中轴线平行,连接支与钛网体部的上下两端的网口平面平行,其特征在于:钛网体部两端的网口平面与钛网体部的水平横截面成4~10°夹角。本实用新型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上防滑柄于术中可以卡在上位椎体前方,钛网打入过程中防止钛网上端下滑,下防滑柄于钛网打入后可以卡在下位椎体前方,防止钛网打入过程中钛网下端下滑,伤及脊髓,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增加钛网打入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损伤脊髓引起高位截难等严重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钛网体部1,其特征在于:钛网体部前面的上下两端各有一防滑柄2、3,上、下防滑柄各由连接支4、5与钛网体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防滑柄为圆弧面,上、下防滑柄的圆弧面与钛网体部的中轴线平行,连接支与钛网体部的上下两端的网口平面平行,其特征在于:钛网体部两端的网口平面6与钛网体部的水平横截面成4~10°夹角。其中材料为钛,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和支撑强度,板材厚度1~1.5mm。是目前常用的骨科内固定所用的材料。它所制成的器材能够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后维持椎间高度,促进植骨融合。
本实用新型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上防滑柄于术中可以卡在上位椎体前方,钛网打入过程中防止钛网上端下滑,下防滑柄于钛网打入后可以卡在下位椎体前方,防止钛网打入过程中钛网下端下滑,伤及脊髓,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增加钛网打入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损伤脊髓引起高位截难等严重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可以生产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数据如下:
钛网体部的厚度:1mm~1.5mm。
钛网体部的直径: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
钛网体部的长度:6mm~80mm,
上下连接支长度:1mm~1.5mm,
上下防滑柄长度:2mm~4mm,
钛网体部两端的网口平面6与钛网体部的水平横截面成4~10°夹角。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上防滑柄卡在上位椎体前方,打入钛网,上防滑柄防止上端下滑,下防滑柄于钛网打入后卡在下位椎体前方,防止钛网下端下滑,损伤脊髓,预防损伤脊髓引起高位截难等严重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型号与规格齐全,适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椎间融合。2. 本实用新型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上防滑柄于术中可以卡在上位椎体前方,钛网打入过程中防止钛网上端下滑,下防滑柄于钛网打入后可以卡在下位椎体前方,防止钛网打入过程中钛网下端下滑,伤及脊髓,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增加钛网打入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损伤脊髓引起高位截难等严重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云飞,未经牛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