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速器的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3293.6 | 申请日: | 2011-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昱 |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差速器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藉由高摩擦系数的动力传动片,介于用以联动该第一、二传动轴的第一、二齿轮及离合装置间,使该第一、二传动轴在一定扭力范围内可以同步联动旋转,以提高第一、二传动轴间可以允许的传动扭力。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汽车机构上的差速器,通常包括:第一本体,其中央贯穿一轴孔,以供穿置第一轴于内,于其第一侧端面的中央处,凹设有第一轴齿轮穴,以容置第一齿轮于内,且使该第一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一轴上,且依第一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第二本体,其中央贯穿一轴孔,以供穿置第二轴于内,该第二本体轴向地对应锁接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端面上,该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的衔接面的中央处,轴向地凹设有第二轴齿轮穴,以容置第二齿轮于内,并使该第二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二轴上,且依该第二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间,令各该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传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穴间,并令各该第二行星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彼此啮合传动,且与该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
惟上述习知的差速器,当在特殊路况或驾驶时,例如,车辆驱动轮有一轮打滑,或因剧烈操控产生举脚(车辆转弯时因为离心力有一边或一个轮胎举起,离开地面),因为差速器的等扭矩作用,全部的动力会传送到那个打滑的轮子,使其他车轮失去动力,使车辆陷入险境无法脱困或使驱动动力下降,使传统差速器无法因应,而有改进的必要。
本案创作人有鉴于此,予以研究、创新,揭示出本实用新型所示差速器的结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差速器的结构改良,其能够提高传动轴间可以 允许的传动扭力,还可以实现差动。
该差速器包括:第一本体,其中央贯穿一轴孔,以供穿置第一传动轴于内,并于该第一传动轴上,嵌套有第一齿轮,且依第一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于该第一本体中凹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第二本体,其中央贯穿一轴孔,以供穿置第二传动轴于内,并于该第二传动轴上,嵌套有第二齿轮,且该第二本体轴向地对应锁接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端面上,另依该第二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于该第二本体中凹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间,令各该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传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穴间,并令各该第二行星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彼此啮合传动,且与各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以及离合装置,弹性地紧抵于该第一、二齿轮间;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特征在于:在该第一、二齿轮的两侧端面上,分别紧固有一动力传动片,该动力传动片制自高摩擦系数材料,使该第一齿轮于平时可以藉其两侧的动力传动片紧抵于该第一本体及该离合装置间,而该第二齿轮于平时可以藉其两侧的动力传动片紧抵于该第二本体及该离合装置间,使该第一、二齿轮所连动的第一、二传动轴可以同步旋转,当传动阻力大于各该动力传动片所产生的阻力时,该第一、二齿轮与离合装置、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间,便会产生相对运动,以达到差动目的。
各该动力传动片,可以以胶剂接着于该第一、二齿轮上,或者以胶剂接着于第一、二本体上,或者以胶剂接着于该离合装置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离合装置,可含有一中间座体,于该中间座体内,轴向地滑置有两滑动环体,且于两滑动环体间顶置有弹性元件,使两滑动环体紧抵于该第一、二齿轮的动力传动片间。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离合装置,可包括:第一环体,贴靠于该第一齿轮端面的动力传动片上;第二环体,其第一侧贴靠于该第二齿轮端面的动力传动片上,而该第二环体的第二侧形成一凸轮面,于该凸轮面上,形成有数组扭力调整部,令各组扭力调整部距该第二环体第一侧的距离不相等;一调整盘,其第二侧设有啮合部,并于该调整盘的中央穿设有一联动孔,令该啮合部可以对应地啮合于该第二环体的凸轮面其中一组扭力调整部;以及弹性构件,顶撑于该调整盘与该第一环体间;如是藉由旋转操作该调整盘,使其啮合部可以对应地啮合于该第二环体的不同扭力调整部上,以调整该调整盘与该第一环体间的间距,以改变该弹性构件的张力,调整该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紧抵于第一、二齿轮间的作用力,以调整作动该差速器所需的扭力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昱,未经李志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高功率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能利用太阳能的保温复合墙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