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燃机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3219.4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于尔根.休斯格斯;彼得.霍耶尔;汉斯-乌尔里克.库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尔伯格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任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冷却装置,其带有外壳,在所述外壳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传热单元,该传热单元具有外罩,该外罩包括构造在外壳和传热单元之间的、由冷却剂流过并与通道分离的外罩,所述通道构造在传热单元中并且通过待冷却的流体流过,其中,在外壳和传热单元的外罩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外罩中限定出流过冷却介质的通道。
背景技术
这种冷却装置例如被用于在内燃机中作为废气冷却装置,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方式是通过与新鲜吸入的空气混合来冷却废气并且输送到气缸。由于气缸填充的温度降低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此,已知有各种设计的冷却装置。
因此在WO03/098026A1和DE102004019554A1中公开了可开关的废气热交换器,其中,由废气流过的通道由冷却剂包围并且可以根据选择通过旁路绕过。
许多这种冷却装置的问题在于冷却剂流过的外罩中存在死区或者涡流,因此明显降低冷却装置的效率。也会由于冷却剂的蒸发产生对冷却装置的伤害。
为了避免这种死水区并提高热交换器的效率,开发包含冷却剂的强制输送装置的冷却装置。
例如在DE2048474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装置的隔板,该隔板设置在冷却剂外罩中并且限定出通流的通道。该冷却装置构造为缸筒形,其中,用于强制导引冷却剂流的连接件由事后设置在位于内部的传热单元上的隔片形成,该隔片螺旋状地围绕内部的热交换器,使得实现围绕热交换器的螺旋形的强制导引。
也由DE202004008737U1公开了一种类似的设计,其同样公开了一种缸 筒状的热交换器,其分隔壁螺旋状,也就是螺栓状地围绕内部通道布置。这种分隔壁通过金属丝形成,该金属丝几乎方形地构造。该金属丝接着材料结合地固定在位于内部的管上,也就是传热单元上。
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在这种螺旋状的强制导引时,热交换器关于冷却剂入口和出口的布置固定。在螺旋状环流内部的传热单元时,冷却剂的入口和出口必须位于热交换器的轴向端部上。
此外不利的是,在制造技术上仅很困难并且耗费才能够制造非缸筒形,而是例如方形或多部件的内部热交换器或者将多个热交换器布置在一个外壳内,其中,每个热交换器尽可能完全被强制环流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限定通道的连接件的螺旋状的延伸部能够在两个部件上精确地相互对应,使得在各个部件之间不产生突起或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冷却剂强制导引装置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在冷却剂入口和出口布置方面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其中,同时可容易地制造内部的热交换器的多部件性。此外,例如应当可以在一个壳体中布置多个传热单元,尽管如此这些传热单元都单独被尽可能完全强制环流过。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冷却装置解决,尤其是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冷却装置,其带有外壳,在所述外壳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传热单元,该传热单元具有外罩,该外罩将构造在外壳和传热单元之间的、由冷却剂流过的通道与构造在传热单元中并且由待冷却的流体流过的通道隔离,其中,在外壳和所述传热单元的外罩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外罩中限定出流过冷却介质的通道,其中,这样布置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传热单元被曲折地强制环流过。通过曲折的环流使得能够与冷却装置和传热单元的形状一样自由选择进口和出口的布置。即便在传热单元有多个部件时,连接件也能轻易并且没有偏差地与传热单元一起制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外壳和传热单元的外罩之间设置第一轴向延伸的连接件,从该第一轴向延伸的连接件出发,在周向延伸的连接件交替地从所述轴向延伸的连接件的两侧围绕传热单元延伸,其中,在周向延伸的连接件以优选相当于周向延伸的连接件之间的间距的距离终止在轴向延伸 的连接件前面。在这种设计中,仅存在相互垂直布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即便在传热单元有多个部件时也能够简单并且精确地相对彼此布置,因此完全避免了死区。在这种冷却装置中,冷却剂入口布置在冷却装置的第一轴向端部上,而冷却剂出口布置在相对的轴向端部上。在圆周上存在传热单元完全强制导引的环流并因此实现了高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尔伯格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皮尔伯格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3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循环阀及废气循环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