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砂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2881.8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萍;王怀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除砂池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除砂池,尤其适用于含砂量为3%~10%的给水除砂处理。
背景技术
通常,在给水处理中,取水头部吸取地表水,经常含有沙粒,一般含砂量(或含沙量)不超过3%。传统的除砂设计主要有平流沉砂池、多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在这些沉砂池中的沉淀下来的少量砂子,可以通过气提、刮砂机、重力流出去除。但是,对于含砂量超过3%的地表水或海水,上述沉砂池给水处理效率低,砂子清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砂池,适用于含砂量3%~10%的给水除砂处理,而且沉砂效率高,机械化清理砂子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除砂池,其特征在于,除砂池的围堰为长方形,其底部的长度方向为斜坡,斜坡头设置进水口,斜坡尾设置滤水渠,滤水渠中平行设置滤板,滤板上设置滤料层,滤水渠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和特点在于:
所述除砂池的长宽比大于4。
所述滤料层中,滤料为石英砂。
所述滤料层分为上、中、下三个子层,其对应滤料依次为粒径3~5mm、6~8mm、10~20mm的石英砂。
所述滤料层厚度为1.2~1.5m。
所述滤料层上的水深为1.2~1.3m。
所述斜坡头与周围地面平齐。
所述除砂池的围堰侧有溢流渠。
本实用新型的除砂池中,围堰为长方形,其底部的长度方向为斜坡,斜坡头设置进水口,斜坡尾设置滤水渠,滤水渠中平行设置滤板,滤板上设置滤料层,滤水渠底部设置有出水口。砂子因其流动性差,沉淀性能极好,含砂水在流经除砂池的过程中,由于比重的不同,砂子会很轻易的沉下来,分布在池子的斜面上,水流通过除砂池末端的有滤料级配的滤水渠后排走,细小沙粒截留在滤料的表面。除砂池斜坡头与周围地面平齐,清砂时便于汽车铲车、抓斗车、装载车进入,方便机械化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砂池;
图2为图1的A-A局部剖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局部剖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斜坡;2、滤水渠;3、泵坑;4、水泵;5、溢流渠;6、滤料层;7、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砂池,图1中为两个除砂池,布置对称,互为备用,现以上方的除砂池为例进行说明。
除砂池的围堰为长方形,长50m,宽10m,除砂池的长宽比大于4,有利于提高沉砂效果;除砂池底部的长度方向为斜坡1,坡度比1∶35,其斜坡头为进水口,并且斜坡头与除砂池周围地面平齐,方便清砂机械进入。斜坡尾沿除砂池宽度方向开设滤水渠2,滤水渠2深度2m,滤水渠2中平行设置滤板7,滤板7为安装有长柄滤头的多孔板;滤板7上设置滤料层6,滤料层分为上、中、下三个子层,其对应滤料依次为粒径3~5mm、6~8mm、10~20mm的石英砂,各子层高度为30cm~50cm。
在滤水渠2端部的外侧开挖有泵坑3,滤水渠2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滤水渠2底部的水通过管道连通水泵4入口,通过水泵4抽出后加以利用。除砂池在使用过程中,滤料层6上的水深为1.2~1.3m,其过滤效率高;同时,在除砂池的围堰侧设置有溢流渠5,防止池水溢流。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