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纳气泡释放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2309.1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浩;娄纪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鑫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411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纳气泡释放器。
背景技术
微纳气泡释放器是水处理气浮设备的重要部件。一般要求经过释放器释放的气泡直径要小,才能良好地完成污物分离,达到水和污物的最大分离度。目前气浮设备使用的释放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平板缝隙式释放器,这种释放器由一组相互之间有一小缝隙的环形平板组成,压力溶气水自环的内腔进入,通过缝隙沿径向向外喷射,主要通过窄缝的摩擦剪切力产生压降;2. 利用截止阀或球阀作释放器,当溶气水通过时,由于流向及断面改变而产生局部阻力,获得压降,且压降较陡,但其阻力取决于阀板或阀芯的开量,要获得需要的压降,必须将开量调至很小;3.涡轮释放器,这种释放器通过涡轮将压力溶气水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同时产生阻力,获得压降。以上三种释放器的性能往往因结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由于平行狭缝空间极小,运行后狭缝内极易被污垢堵塞,从而导致气浮设备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纳气泡释放器,该释放器狭缝能根据水流阻力大小,自动清除狭缝内产生的污垢。使污垢无法在狭缝内堆积、堵塞。从而解决了气浮水处理设备因微纳气泡释放器堵塞影响气浮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微纳气泡释放器包括进水管及壳体,壳体侧壁上部密封连通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内设有变径孔及孔室,壳体内设有管,管上均布有增压扩散孔,管内设有调节器,调节器上端与壳体相固定,管底端面固定有孔盒,调节器与孔盒之间有平行狭缝,孔盒沿轴向上分布有出水孔,孔盒与壳体底部之间设有辅消能室,壳体底部密封连通固定有出水管。
本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释放器狭缝能根据水流阻力大小,自动清除狭缝内产生的污垢。使污垢不易在狭缝内堆积、堵塞,多级的孔经变化不同的撞击导流面,增强了气水混合效果。从而解决了气浮水处理设备因微纳气泡释放器经常堵塞影响气浮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比较方便。工作行程小,启闭时间短。密封性好,密封面间磨擦力小,寿命较长。没有流体损失,降低能源损失,提高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壳体,3-孔盒,4-出水管,5-调节器,6-变径孔,7-孔室,8-平行狭缝,9-出水孔,10-辅消能室,11-增压扩散孔,12-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微纳气泡释放器包括进水管1及壳体2,壳体2侧壁上部密封固定有进水管1,壳体2与进水管1相连通,进水管1内设有变径孔6及孔室7,变径孔6的孔径远小于孔室7的孔径,壳体2内设有管12,管12上均布有增压扩散孔11,管12内设有调节器5,调节器5上端与壳体2相固定并且延伸至壳体2外,管13底端面固定有孔盒3,调节器5与孔盒3之间有平行狭缝8,孔盒3沿轴向上分布有出水孔9,孔盒3与壳体2底部之间设有辅消能室10,壳体2底部密封连通固定有出水管4,出水管4与辅消能室10相通。
孔盒3下部为圆锥面,光滑圆锥面,光滑圆锥面设计更好的减小水气混合液从出水孔进入辅效能室的摩擦系数,使设备组件更加的经久耐用。
实际使用时,当带压溶气水由进水管1进入变径孔6时,过流断面突然缩小,随即进入孔室7时,断面又突然扩大。水流在孔室7内剧烈碰撞,形成涡流。经由增压扩散孔11进入管13内的空腔,急速转入平行狭缝8沿径向迅速扩散时,过流断面再次收缩,流态剧变,紊动更为剧烈。在上述过程中,绝大部分空气分子从水中释放,并在分子扩散和紊流扩散中逐级变大为超微气泡。当水气混合液通过出水孔9进入辅效能室10时,过流断面又突然扩大,溶气水的剩余静压能继续在此转化,过饱和空气几乎全部释放,同时超微气泡液通过出水管4流出,释气过程结束。溶气水的释气过程是在微纳气泡释放器内完成的,释气过程是在溶气水经过反复地收缩,扩散,撞击,反流,挤压,辐射和旋流中完成的,整个过程历时不到0.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鑫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鑫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废水连续降解反应装置
- 下一篇:燃油加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