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凸轮车铣复合加工车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2267.1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林;罗朝金;丁益;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西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凸轮 复合 加工 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凸轮车铣复合加工车床。
背景技术
现有凸轮车床多为仿形凸轮车床或凸轮铣床,均完全依赖靠模进行单一产品的单一工序加工,尤其对钢件产品来讲,硬度高、靠模磨损大,在粗加工时,由于采用大切削的加工量,对设备和靠模的影响尤为严重。仿形车、铣床的进刀完全依赖靠模压力加工,存在机床加工效率低、床身本体受力大、机床故障率高、对员工技能依赖性强、成本投入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床身本体受力小、机床故障率低、成本投入低的数控凸轮车铣复合加工车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数控凸轮车铣复合加工车床,主要由CA6140车床的床身、与床身的一端连接的主轴箱、连接在主轴箱后部的变速箱组成,所述床身自右向左依次安装有拉簧座、尾座、用于支撑工件的中心架、车刀架和液压支撑,拉簧座与尾座安装在导轨上,中心架设置有两个支撑体,且中心架位于所要加工的工件上部,车刀架位于所要加工的工件的下部,液压支撑安装在床身的底部,所述主轴箱内部的主轴上安装有靠模,靠模的下方设置有靠模辅助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靠模辅助装置由靠模架、靠模感应装置和靠模动力源组成,所述靠模架具有横梁,靠模感应装置和靠模动力源均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效率高、床身本体受力小、机床故障率低、成本投入低,摆架运动不再依赖压力,走刀完全取消丝杠传动,使摆架仿形精准、走刀快速准确,对钢件凸轮轴的加工,可以大幅度减少靠模仿形加工时的坯件的加工余量。同时,偏摆机构的偏摆减少了在靠模大压力下对机床的损坏,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性能;由于偏摆压力的降低,可以使切削刀具体积小型化,有利于优化加工刀具的结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工人的体力投入,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机床机构,大力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减少环境及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2-主轴箱,3-变速箱,4-靠模,5-靠模架,6-靠模感应装置,7-靠模动力源,8-中心架,9-车刀架,10-液压支撑,11-拉簧座,12-尾座,13-工件,21-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凸轮车铣复合加工车床,主要由CA6140车床的床身1、与床身1的一端连接的主轴箱2、连接在主轴箱2后部的变速箱3组成。所述床身1自右向左依次安装有拉簧座11、尾座12、用于支撑工件13的中心架8、车刀架9和液压支撑10。拉簧座11与尾座12安装在导轨上,中心架8设置有两个支撑体,且中心架8位于所要加工的工件13上部,车刀架9位于所要加工的工件13的下部,液压支撑10安装在床身1的底部。所述主轴箱2内部的主轴21上安装有靠模4,靠模4的下方设置有靠模辅助装置。所述靠模辅助装置由靠模架5、靠模感应装置6和靠模动力源7组成,所述靠模架5具有横梁,靠模感应装置6和靠模动力源7均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原来的仿形靠模仅作引导,用车铣复合加工凸轮轴凸轮的轮廓形状,使车床本体受力大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减少靠模4和机床零部件磨损,最大限度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同时,改用仿形凸轮车床加工,提高凸轮成形质量及精度,对钢件凸轮轴加工起到关键的作用,仿形凸轮车床对加工大型柴油发动机、发电机等凸轮轴的加工起到了革命性的改变,极大的改善了凸轮轴加工的范围及能力,为日后的拓展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靠模4接触快采集凸轮型线的仿型信号,通过外接电路及PLC实现液压控制,从而实现靠模4的摇摆,完成切削过程。采用数控控制技术,控制靠模4机构的准确运行,车刀部位尺寸的快速准确行进,实现数控化。以数控车铣复合加工凸轮轮廓,以铣削加工的方式减小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提高刀具的寿命及机床的整体利用率,同时改善切削环境。用仿形靠模4产生凸轮轮廓型线信号控制加工凸轮轮廓,达到外形的高度准确一致性及批次产品的一致性。
加工全程,除装夹工件13以外,全部采用数控技术来加工,可以精确的控制走刀,控制靠模4的准确选取,减少认为操作中误加工产生的废品,同时减少了机床对人的依赖性及人力资源,真正的做到了一人多机的目的。
对产品本身来说,无论是铸件凸轮轴,还是钢件凸轮轴,每台机床都可以胜任,尤其是机床优化后,对大型的柴油机配件,大型的凸轮轴加工增加一种更加合理,完善的加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西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西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射频信息牌投影装置
- 下一篇:车载式矿区沉陷三维动态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