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皮带的自卸车车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12080.1 | 申请日: | 2011-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清;曾明;曾建成;刘治江;刘勇;杨健康;彭少引;黄家权;李哲朋;杨富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1/04 | 分类号: | B60P1/04;B60P1/28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皮带 卸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车厢,特别是一种带有皮带的自卸车车厢。
背景技术
工程中常用普通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粘土等粘附性较强的材料,普通自卸汽车载料厢体通常为长方形,一般来说,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卸料时部分混凝土、粘土等物料会吸附在自卸车车厢底板与前挡板的直角交汇处,需要在每次卸料后采用人工铲除吸附的部分物料,不仅耗费工时,增加施工成本,而且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皮带的自卸车车厢,可以方便地清除车厢底板与前挡板的直角交汇处的物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皮带的自卸车车厢,车厢内侧前挡板上口边缘通过多根螺栓和夹板与皮带连接。
所述的皮带的长度大于前挡板高度、小于车厢的底板长度和前挡板高度之和。
所述的皮带的长度为车厢的底板长度和前挡板高度之和的1/4~3/4。
所述的皮带的宽度与车厢内侧宽度小5~10c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皮带的自卸车车厢,通过在车厢内侧前挡板固定一条比车厢内侧宽度略小的橡胶制皮带,利用自卸车车厢顶升过程中,混凝土、粘土等物料与皮带的粘附摩擦力带动皮带拉直形成更大的卸料坡度,使自卸车卸料更加干净、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粘土和车厢底板与前挡板的直角交汇处粘附。
本实用新型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卸汽车的机械效能,并可降低因自卸车车厢顶升后混凝土及粘土等物料因粘附在车厢上无法卸下,使用人工进行卸料,而造成的加大人力投入,同时避免了人工卸料的危险性,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中,一种带有皮带的自卸车车厢,车厢1内侧前挡板上口边缘通过多根螺栓2和夹板4与皮带3连接。
所述的皮带3的长度大于前挡板高度、小于车厢1的底板长度和前挡板高度之和。
优化的方案是,所述的皮带3的长度为车厢1的底板长度和前挡板高度之和的1/4~3/4。本例中采用了车厢1的底板长度和前挡板高度之和的1/2。
所述的皮带3的宽度与车厢1内侧宽度小5~10cm。
卸料时,自卸车车厢顶升过程中,在重力和混凝土、粘土等物料与皮带的粘附摩擦力作用下,皮带3被拉直而形成更大的卸料坡度,使自卸车卸料更加干净,不再需要使用人工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2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