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11853.4 | 申请日: | 201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嘉善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44219 | 代理人: | 林希南 |
| 地址: | 九龙青山道608***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盖 文件 凹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用印章在文件上进行盖印后留下的印迹,特别是一种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加盖在文件上的印大多是印泥或油墨留下的有色印迹,重要文件往往使用无色的凹凸印迹。无色的凹凸印是利用硬质凹凸印模压在文件上产生的凹凸印迹图文的印。凹凸印迹以其立体感强、难以伪造而受使用者所青睐。目前已有的上述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本身都不具有可供电子自动识别的防伪功能,辨别印迹或盖印者的真伪比较困难和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所存在不具有可供电子自动识别的防伪功能,辨别印迹或盖印者的真伪比较困难和不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包括一贴覆在文件上的整个印迹区域的面层,整个印迹区域的面层和文件层上均压印有凹凸的印迹图文,其特征是:所述面层和文件层之间设置有一可供电子设备自动识别用的芯片。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面层可以是贴覆在文件上的薄片,其材质可以是纸片、塑料薄膜片、电化铝膜片等。面层上还可以预制有花纹或防伪花纹。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供电子自动识别用的芯片可以是可读写射频芯片,如e5550芯片、AT88RF256-12芯片等。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文件层在与面层的结合面上,可以设有容置芯片的凹部,芯片处在凹部里面,可以避免贴覆在文件上面的面层由于背面设置了芯片而产生凸起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上可以在文件的待盖印区域上先压出一个凹部,将芯片放置在凹部内后将面层贴覆在上面,或者将芯片固定在面层的凹部再将面层贴覆在文件上面,然后利用硬质凹凸印模在面层和所在文件层上压印出凹凸的印迹图文。
上述技术方案的文件可以是文书、证件等,其材质可以是纸张、纸板或塑料片材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的面层和文件层之间设置有一可供电子设备自动识别用的芯片,可以将一切有关该凹凸印的防伪特征等重要信息写进芯片里,使得文件在日后必要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读取芯片里的信息,以增强对文件真伪的鉴别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文件;2、面层;3、文件层;4和5、凹凸的印迹图文;6、芯片;7、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加盖在文件上的凹凸印,包括一贴覆在文件1上的整个印迹区域的面层2,整个印迹区域的面层2和文件层3上均压印有凹凸的印迹图文4、5,其特征是:所述面层2和文件层3之间设置有一可供电子设备自动识别用的芯片6。
另外,文件层3在与面层2的结合面上设有容置芯片的凹部7,芯片6处在凹部7里面;芯片6采用可读写射频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嘉善,未经李嘉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件结构改良
- 下一篇:独塔斜拉桥模型试验加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