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出管汇可旋转伸缩式配液酸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1662.8 | 申请日: | 201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范新强;肖立新;楼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矿场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B60P3/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出 管汇可 旋转 伸缩 式配液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矿场的压裂基液配置车,具体的说是一种在油田加砂压裂施工中用来在井场现场配制压裂基液的特种车辆。
背景技术
石油压裂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大油田为了提高采油量纷纷采用压裂液技术,因此,石油压裂液的需求很大。现有用于石油矿场的配液泵车的排出管汇为固定式,施工时,须将排出管汇通过连接管线与地面储液箱连接,费时费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排出管汇可旋转伸缩式配液酸车,以解决现有用于石油矿场的配液泵车采用固定式排出管汇造成的费时费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混合器排出口上联接有可旋转伸缩式排出管汇,所述可旋转伸缩式排出管汇包括支座、转体、齿轮、液马达、摆线针轮减速器、转臂、胶管、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在支座内装有转体,转体上部与胶管及转臂相联,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相连,齿轮与液马达相连,液马达上装有摆线针轮减速器,转臂与第一液压缸及第二液压缸相连,液马达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三联相连,第一液压缸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一联相连,第二液压缸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二联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老式配液车相比主配液配酸系统排出管汇可旋转,施工时,通过旋转排出管汇,管线采用液压式旋臂伸缩结构,在4~5米长度距离,2~3米高度距离,排出管口可直达现场储液箱,不用人工连接管线,极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伸缩式排出管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如下:在构架1后端设有混合器排出口13,在所述混合器排出口13上联接有可旋转伸缩式排出管汇2,所述可旋转伸缩式排出管汇2包括支座8、转体7、齿轮9、液马达10、摆线针轮减速器11、转臂5、胶管3、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6,在支座8内装有转体7,转体7上部与胶管3及转臂5相联,转体7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9相连,齿轮9与液马达10相连,液马达10上装有摆线针轮减速器11,转臂5与第一液压缸4及第二液压缸6相连,液马达10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三联113相连,第一液压缸4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一联111相连,第二液压缸6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二联112相连。
所述转臂5包括转臂前臂51和转臂后臂52。
支座8与其下部的管径为6″的排出管相连,转体7在液马达10、摆线针轮减速器11、齿轮9带动下可在270°范围内转动;转臂5由型钢组焊而成,转臂前臂51和转臂后臂52通过铰链12联接,其伸缩由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6完成,旋转由液马达10、摆线针轮减速器11完成。动力由三联齿轮油泵的第三联油泵CBK1004与一个液马达10、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6组合,分别带动转臂5的旋转和伸缩,多路换向阀安装于操作台内,可用ZS1-L10-T/3O型号的阀控制,该阀有三联,三联齿轮油泵第一联111与三联齿轮油泵第二联112分别控制两个液缸4、6,手柄在中位时液缸不动作,手柄在上位时液缸伸出,手柄在下位时液缸收回;三联齿轮油泵第三联113控制液马达10的旋转,手柄在中位时马达停止,手柄在上位时旋臂架2往车外旋转,手柄在下位时旋臂架2收回。每个多路换向阀均带有先导式安全阀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矿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兰州矿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