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1571.4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学军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1K25/10;F01D15/10;F28C1/00;F28D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4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受冷介质的余热发电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水冷却塔系统中,循环水流在经过受冷器时都会从受冷介质吸收大量的热量,比如火力发电厂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在冷却凝结汽时就要带走50%以上的热量。水流中的热量不仅没有得到利用,反而还使水流在与空气的热交换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水资源被蒸发损失,在工业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水资源被蒸发损失,循环水系统的流量设计必须满足在吸收并带走热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循环水回水温度不至很高,所以一般都需要配备较大功率的循环水泵和较大型冷却塔来满足大流量的要求,从而造成整个系统的耗电量和投资大幅增加。
火电机组在一个循环周期(蒸汽由600°C左右的初始温度做功至40°C左右的终端温度)内,蒸汽都必须经过多次再热循环才能达到50%左右的热效率,需要设计一种热效率较好的设备,用于解决蒸汽的热循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降耗,高效可靠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该工业余热发电系统能够对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受热介质的余热进行充分再利用,减少了循环水的蒸发,降低了循环水冷却塔系统中的设备费用,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括循环管道,所述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换热器、汽轮发电机和浓氨水储罐,所述换热器设置于循环管道上,所述换热器的氨气出口与汽轮发电机连通,所述汽轮发电机的氨气排放口与浓氨水储罐连通,所述浓氨水储罐与换热器的进口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循环水冷却塔系统中的热循环管道上设置换热器,使得热循环水通过换热器内的循环管道,使得循环管道内的热水向换热器内散发热量,从而使得循环管道内的热水变成冷水,起到换热的效果;浓氨水储罐与换热器的进口连通,该浓氨水传输至换热器中,并在换热器中受到热循环管道内的热量加热分解而分解成氨气和水,且分解后的氨气压力增大;换热器的出口与汽轮发电机连通,使得被分解后的氨气进入到汽轮发电机中,驱动汽轮发电机转动并发电;汽轮发电机的排气口与浓氨水储罐连通,使得驱动汽轮发电机转动后的氨气,从气体变为液体,流入到浓氨水储罐中储存,使得整个余热发电系统为一个循环的系统,不仅有效地对循环水中的热能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而且还保持循环管道内的水在冷却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不被蒸发损失,无需配备较大功率的循环水泵和较大型冷却塔,降低了循环水冷却塔系统中的设备成本,适合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所述换热器与浓氨水储罐之间还通过第二离心泵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换热器与浓氨水储罐之间还通过第二离心泵连通,使得氨水在换热器中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气体部分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液体部分被第二离心泵抽回浓氨水储罐中,便于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所述浓氨水储罐上设置有喷射泵,所述汽轮发电机的氨气排放口和第二离心泵均与喷射泵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稀氨水经第二离心泵的管道输送至喷射泵凝结吸收来自汽轮发电机排气管的氨气,同时在汽轮机系统内形成真空;喷射泵将凝结吸收后的氨水输送到浓氨水储罐中,用于储存并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所述浓氨水储罐通过第一离心泵与换热器的进口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便于将浓氨水储罐中的氨水,输送到换热器内发生热转化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所述换热器与汽轮发电机之间连接有压缩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氨气从换热器经压缩机压缩成为高压氨蒸汽后,再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能够加大氨气的压力,能够为汽轮发电机组提供更大的动力,增加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所述循环管道穿过换热器内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所述循环管道穿过换热器内部,使得循环管道内的热水,其温度能够全部被释放,更利于氨水受热分解,且所述循环管道在换热器内部可呈盘旋状等多种结构,便于释放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所述换热器内部主要分为加热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循环管道与加热室连通,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氨水管道,所述氨水管道连通浓氨水储罐与气液分离室,所述第二离心泵通过稀氨水储罐连通到气液分离室,所述气液分离室的氨气出口连通到汽轮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学军,未经杨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药车
- 下一篇:无线监控综采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