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掘进机水平侧支撑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0790.0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曲凯;苗澍;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21221 | 代理人: | 王玉信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掘进机 水平 支撑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掘进机,特别是一种硬岩掘进机的水平侧支撑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的掘进机主要是用于煤岩和半煤岩,大断面、高硬度(80Mpa以上)的掘进机在国内还处于研发阶段。目前,我国的掘进机截割硬岩时在截割大断面(20M2以上)、半岩巷道和高硬度全岩巷道的掘进,截割硬岩时机器振动大,机器侧向滑动,整机稳定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掘进机水平侧支撑稳定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掘进机(尤其硬岩掘进机)在截割大断面(20M2以上)、半岩巷道和高硬度全岩巷道的掘进,截割硬岩时机器振动大,机器侧向滑动,整机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侧支撑油缸、后支撑、导向套、球头、连接座、端盖。其特征是,设有液压系统和后支撑,后支撑内设置侧支撑油缸,液压系统与侧支撑油缸相连,侧支撑油缸的一段与后支撑联接,另一端与作用于巷道侧壁的连接座相连。侧支撑油缸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后支撑联接。侧支撑油缸另一端通过安装于侧支撑油缸上的球头与连接座活动铰接。侧支撑油缸套装于可在后支撑内往复滑动的导向套内,球头与侧支撑油缸连接端外侧设有端盖,端盖安装与导向套的一端,侧支撑油缸通过端盖与导向套相连。水平侧支撑稳定装置配套使用的侧支撑油缸、球头、连接座、导向套为三套:后支撑的左侧设有两套,右侧设有一套。
采用液压控制侧支撑的伸缩来适应不同宽度的巷道,进而来增大横向水平力臂,取力于巷道的侧壁来减少掘进机的振动。当侧支撑的一端到达巷道的侧壁时,由于巷道侧壁负载的作用,此端的侧支撑油缸停止伸长,而另一端的侧支撑油缸继续工作直到到达另一端巷道的侧壁,此水平侧支撑装置为掘进做好了先前的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主要用于解决截割大断面(20M2以上)、高硬度(80Mpa以上)、半岩巷道和高硬度全岩巷道时,掘进机由于横向水平力过大而导致振动剧烈,甚至失衡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硬岩掘进机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2、解决了硬岩掘进机整机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增大整机的横向水平力臂而提高掘进机的抗倾翻力矩来提高整机的稳定性。
3、通过液压系统给侧支撑油缸供油,侧支撑油缸带动导向套在后支撑的侧面伸缩。侧支撑油缸带动导向套伸缩,侧支撑油缸的一端采用关节轴承与后支撑联接,侧支撑油缸另一端侧支撑的另一端采用导向套和球头与连接座联接,球头与连接座相连接后,连接座作用于巷道的侧壁,取力与侧壁来达到稳定掘进机的作用。
4、掘进机作业时,液压系统的油泵电机带动液压泵工作给侧支撑油缸供油,通过侧支撑油缸来控制侧支撑的行程,能够满足3.6~6m宽的巷道的使用。此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范围广,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水平侧支撑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由图1-2可知,后支撑2内设置侧支撑油缸1,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指给油缸提供动力的装置。)与侧支撑油缸1相连,侧支撑油缸1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后支撑2联接,侧支撑油缸另一端通过安装于侧支撑油缸上的球头4与连接座5活动铰接。侧支撑油缸1套装于可在后支撑2内往复滑动的导向套3一端,侧支撑油缸1通过端盖6与导向套3相连。水平侧支撑稳定装置配套使用的侧支撑油缸、球头、连接座、导向套为三套:后支撑的左侧设有两套,右侧设有一套。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系统的液压电机提供动力给液压泵,液压泵把液压油压到侧支撑油缸1,三个侧支撑油缸1位于后支撑2内,后支撑2内有三个导向套3,侧支撑油缸1带动导向套3工作,侧支撑油缸1的工作端通过球头4与连接座5相连,连接座5作用于巷道的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方重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