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阶煤脉冲气流分选干燥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0092.0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坤;单超;郭秀军;刘雁鹏;王明恒;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B7/01 | 分类号: | B07B7/01;F26B17/10;F26B3/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1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阶 脉冲 气流 分选 干燥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阶煤提质加工利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分选、干燥两种功能的低阶煤脉冲气流分选干燥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低阶煤是指变质程度比较低的煤,主要包括褐煤和次烟煤,全世界的低阶煤炭资源超过4650亿吨,占世界煤炭总资源的47%。中国具有丰富的低阶煤炭资源储量约为2000亿吨,占煤炭总储量的30%左右。其中,中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量达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弱,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由于低阶煤水分高、热值低、易风化和自燃、难以洗选和储存,造成单位能量的运输成本较高,长距离输送经济性差,使得低阶煤的开采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被作为一种低级燃料,在低阶煤产地附近将其燃烧发电。高水分低阶煤直接燃烧的热效率较低,经济性有限,而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很大。在当今的世界能源形势下,低阶煤的高效利用重新受到国际能源界的重视。因此降低水分、提高能量密度便成为低阶煤加工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气流干燥是一种连续式高效固体流态化干燥方法。它把呈泥状、粉粒状或块状的粉煤送入热气流中,与之并流,从而得到分散成粒状的干燥产品。目前,气流干燥器在化工、医药、染料以及塑料等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于选煤还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干燥强度大、干燥时间短、热效率高、处理量大、设备简单,具有分选、干燥两种功能的低阶煤脉冲气流分选干燥一体化装置。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阶煤脉冲气流分选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高密封旋转阀、螺旋给料机,所述装置主要由加速分选管、等速干燥管、高温烟气输入管以及低温烟气和提质精煤输出管组成,所述加速分选管的两端为圆锥形结构,一端与等速干燥管连接,另一端与高温烟气输入管、提质中矸煤输出管连接,等速干燥管与低温烟气和提质精煤输出管连接,所述的螺旋给料机位于加速分选管的上端,与加速分选管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基于低阶煤自身的特点,使低阶煤变成高能量密度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提质煤,经济效益显著。由于加速分选管和等速干燥管的管径不同,造成气流速度的变化而形成脉冲气流,脉冲气流的形成可以加大煤颗粒的紊动变化,使分选、干燥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装置功能强大,具有分选、干燥两种功能。热效率高,高温烟气最高工作温度可达到900℃以上。由于不同阶段管径的变化,使工作压力损失大大降低。分选工艺优先使用干法选煤,不但具有节省水资源、不产生煤泥等优点,而且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高密封旋转阀1,提质中矸煤输出管2,高温烟气输入管3,加速分选管4,螺旋给料机5,等速干燥管6,低温烟气和提质精煤输出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低阶煤脉冲气流分选干燥一体化装置,该装置由加速分选管4、等速干燥管6、高温烟气输入管3、高密封旋转阀1、螺旋给料机5、低温烟气和提质精煤输出管7组成。加速分选管4的主要作用为分选、干燥,等速干燥管6的主要作用为干燥。其结构见图1,由加速分选管4、等速干燥管6、高温烟气输入管3和低温烟气和提质精煤输出管7组成装置的本体。加速分选管4的两端为圆锥形结构,上、下圆锥段是加速分选管4的变径区段,其中上圆锥的端部用管卡与等速干燥管6连接,高温烟气输入管3用弯头与提质中矸煤输出管2连通合并为一体与下圆锥的端部用管卡连接。提质中矸煤输出管2上安装有高密封旋转阀1。等速干燥管6与低温烟气和提质精煤输出管7用管卡连接。螺旋给料机5位于加速分选管4的上圆锥段,与加速分选管4连通。
加速分选管4的管径是等速干燥管6管径的3~5倍,其变径区域长度较大,其变径角度为45度~75度。等速干燥管6的长度是加速分选管长度的1~2倍。加速分选管4传热量占总传热量的50%~70%,等速干燥管6传热量占总传热量的30%~50%。
图1中的箭头所指方向是物质的输入、输出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0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