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餐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9969.4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7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10 | 分类号: | A47D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永***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餐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餐盘的儿童餐椅。
背景技术
现今,儿童推车、儿童餐椅等早已广泛的应用于有儿童的家庭中,儿童推车、儿童餐椅等产品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这些儿童用品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安全和实用一直是人们不变的追求,也是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们不仅希望儿童在使用推车、餐椅的过程中安全得到保证,同时也希望推车、餐椅等在操作使用上更加便利。
以儿童餐椅为例,现有的儿童餐椅在结构上大致都包括:椅架、椅座及餐盘三部分组成,椅座安装于椅架上用于供儿童乘坐,餐盘设置于椅座的前方用以供放置物品;为满足使用及清洁的需要,餐盘多设计为可拆卸连接方式,即在需要使用餐盘时,将餐盘对应安装于椅座的前方,以供盛装食物供儿童食用或取用,当儿童食用完成后,将餐盘拆卸下来,以对所述餐盘进行清洗保证餐盘的卫生洁净,并将餐盘卡合在椅架上或其他位置,但为存放餐盘,往往需要在椅架上或餐椅的其他位置设置另外的卡合件,但突出设置的卡合件往往会给使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后的餐盘存放、且安全性高的儿童餐椅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后的餐盘存放、且安全性高的儿童餐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儿童餐椅,所述儿童餐椅包括车架、椅座及餐盘,所述椅座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餐盘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椅座上,其中,所述餐盘的背面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与所述车架卡合。
较佳地,所述车架包括两前脚组件及两后脚组件,所述前脚组件及所述后脚组件的上端相配合连接,所述椅座安装于所述车架的上端,更具体地,所述车架的后脚组件具有两平行设置的后脚管,所述卡合结构与所述后脚管相对应卡合,所述车架的前脚组件具有两平行设置的前脚管。
较佳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外凸形成的安装部及卡合凸,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合凸之间形成卡槽,所述车架的后脚管与所述卡槽卡合,因此拆卸后的餐盘可存放于后脚管上。
较佳地,所述卡合凸上具有向所述卡槽凸伸形成的呈弹性的卡位,所述车架的后脚管卡于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位相抵触,使餐盘存放于后脚管时具有较高的稳固性。
较佳地,所述卡合凸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卡位的外围,凹槽的设计可增加卡位的弹性。
较佳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外凸形成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上向所述餐盘的外侧凸伸形成弹性卡位,所述车架的后脚组件与所述弹性卡位相卡合。
较佳地,所述卡合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餐盘的背面的两侧并分别与两所述后脚组件相对应,卡合结构设置于餐盘的两侧,使餐盘稳固地存放于后脚组件上。
较佳地,所述餐盘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凸伸出所述餐盘,所述餐盘通过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椅座的前方。
较佳地,所述餐盘的正面凹陷形成放置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儿童餐椅包括车架、椅座及餐盘,所述椅座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餐盘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椅座上,其中,所述餐盘的背面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与所述车架卡合;在使用过程中,将餐盘安装于椅座的前方供儿童使用,使用完成后,将餐盘拆卸后通过其上的卡合结构卡合于车架上即可方便存放餐盘,结构简单,且在车架上无需设置其他的卡合件以存放餐盘,避免因车架上有突出物而存在伤害儿童的危险,增强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儿童餐椅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餐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餐盘存放于后脚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餐盘组装于后脚组件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儿童餐椅的第二实施例的餐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餐盘存放于后脚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