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衬高分子材料衬管的非标准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9899.2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5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三;国焕然;赵俊刚;梁永强;张洪海;于海超;马志军;吴秀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7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衬 高分子材料 非标准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油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衬高分子材料衬管的非标准油管。
背景技术
油田在采油过程中,油管存在腐蚀、结蜡、偏磨等现象,导致油管使用寿命低、作业率低等,影响油田采油经济效率。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油管内涂防腐层或者在油管内衬高分子材料(聚乙烯等)管等防腐工艺。
高分子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防结垢等功能,“内衬高分子材料管防腐工艺”是将一定厚度的“高分子材料衬管”穿入API标准油管内孔,并采用特殊工艺使衬管与油管牢固结合,在井下使用过程中,保护油管内壁不受磨损、腐蚀,提高油管的使用寿命,该工艺的优点是明显的。从理论分析和使用经验中,一般认为该衬管的壁厚在2.5~3mm可对油管抗耐磨、防腐起到明显的作用,但由于在标准API规格油管中衬入高分子材料管,导致的不利结果是显著减少了油管内孔截面积,实际结果就是减少了油流通道的面积。
以规格为73.02×5.51的标准油管为例,油管内孔为62mm。一般,其内孔衬入耐磨高分子材料衬管得规格为64×2.5mm或64×2.8mm,衬入后,油管内孔实际油流通道的有效直径为57mm或者56.4mm,较62mm直径油管过流直径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内衬高分子材料衬管的非标准油管,取代规格为73.02×5.51的标准油管,既能够达到相同的强度要求,又能够达到近似的过流面积,而且每米重量与73.02×5.51的标准油管近似,以保证下井后管柱总重相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内衬高分子材料衬管的非标准油管,包括螺纹连接在一起的管体和接箍,所述管体设有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径为67 mm;所述管体包括壁厚均匀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径为77.5 mm,所述中间部的壁厚为5.25 mm;所述管体的两端为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外径为80.5 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的加厚部设有管体外螺纹,所述接箍的两端均设有接箍内螺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体外螺纹与接箍内螺纹的牙型均为圆螺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厚部的几何参数为:
管体外螺纹锥度为1:16;
每25.4mm管体外螺纹牙数为10牙;
管体外螺纹牙型高度为1.412mm;
管体外螺纹牙型角为60°;
大端直径D4:80.5mm;
手紧面处中径E1:78.937mm;
管端至手紧面长度L1:35.99mm;
有效螺纹长度L2:48.11mm;
管端至消失点总长度L4:52.40mm;
最小完整螺纹长度:29.54m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箍的几何参数为:
接箍内螺纹锥度:1:16;
每25.4mm接箍内螺纹牙数为10牙;
接箍内螺纹牙型高度为1.412mm;
接箍内螺纹牙型角为60°;
接箍外径W:93.17mm;
接箍最小长度NL:130.18mm;
接箍镗孔直径Q:82.2mm;
接箍镗孔深度q:7.94mm;
承载面宽度:4.76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规格为77.5×5.25的非标准油管与规格为73.02×5.51的标准油管相比较,外径增大,壁厚降低,便可以内衬69×2.5mm的高分子衬管,得到实际油流通道的有效直径为62mm,过流面积与标准油管相同,保证了过油效率,其性能比较如下表:
以上数据以N80钢级油管,最小屈服强度为600MPa计算。
从上表可以看出,规格为77.5×5.25的非标准油管虽然管体壁厚薄,但是其机械性能并没有降低,完全可以取代规格为73.02×5.51的标准油管在油田中使用。
由于管体外螺纹与接箍内螺纹的牙型均为标准牙型,在螺纹加工后,检测采用通用检测工具即可实现,不需要增加新的量具,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接箍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9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复杂地层钻孔取样的钻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钻井的油井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