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8917.5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周庆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31401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装置,特别涉及反光器。
背景技术
LED灯由于节能,近年来逐渐被采用来代替高压钠灯作为路灯。LED路灯的光线要经过反光器进行反射照射到路面,但由于城市道路照明具有一定的要求,即照度、亮度及照射距离根据使用在不同的道路上具有不同的标准,而目前LED路灯由于反光器结构的不足,其照射距离较小则不能使用在主干道,同时光线不够亮,照度、亮度也达不到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器,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照、亮度及照射距离均比现有技术效果好的LED路灯反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反光器,反光器包括平面顶部,顶部两端均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顶部上具有数个灯座,顶部上具有数个突棱,突棱的侧边为折线型;突棱沿两斜面之间方向设置,且相邻两突棱之间具有同突棱设置方向相同的一行灯座,所有灯座均置于两突棱之间;所述灯座为自顶部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
突棱的一侧面高于另一侧面,高出的部分在突棱上表面形成凸台。
所述突棱上表面为连续菱形。
所述突棱同反光器顶部一体成型。
所述灯座底部的通孔位于相邻突棱折线型侧边相向弯折的两个内折点之间。
所述灯座为沿突棱侧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凹槽。
灯座的内壁由不少于6个平面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顶部设置的突棱将LED灯的照射光进行反射,提高了光线的照度及均匀性,并照射距离更远。突棱侧边设计成为折线型,且突棱一侧面高于另一侧面形成凸台,使LED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多个不同角度侧面的反射,同样提高了光线的照度及均匀性。而将灯座设置为凹槽型,可以对LED的光线进行聚光,有效的提高了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个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中所示的反光器,反光器包括平面顶部10,顶部10两端均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1,顶部10上具有数个灯座2,顶部10上一体成型有数个突棱3。突棱3的侧边为折线型,其突棱3上表面为连续菱形,该上表面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续菱形,也可为其它形状,只要光线经过突棱3的侧边形成的侧面反射后符合要求即可。突棱3的一侧面31高于另一侧面32,高出的部分在突棱上表面形成凸台30。突棱3沿两斜面1之间方向设置,且相邻两突棱3之间具有同突棱设置方向相同的一行灯座2,所有灯座2均置于两突棱3之间。如图3中所示的灯座2为自顶部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底部具有通孔20的凹槽,通孔20位于相邻突棱折线型侧边相向弯折的内折点51、52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灯座2为沿突棱3侧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凹槽,其中灯座的内壁由6个平面61、62、63、64、65、66构成,其中平面63、64、65、66为突棱的侧面。实际上平面61、62也可以是曲面、或由更多个平面构成。如果平面61、62由更多个平面构成,则灯座2的内壁由多于6个的平面构成。而灯座2也可以仅是沿顶部10上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凹槽,即突棱侧面不是灯座内壁的一部分。如在顶部10上沿上表面向下延伸出一个内壁为曲面的凹槽,且突棱侧面不是曲面的一部分。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LED灯安装在灯座2中,LED灯发出的光线先经过灯座2的内壁的反射,反射光再经过突棱4侧面31、32进行反射。由于灯座2为凹槽型,因此光线在灯座2内进行反射,使光线集中,导致光强度增强。而突棱3侧边为折线型,因此构成的侧面也为折线型,形成多个反射面,光线能进行多面反射,同时突棱3具有凸台30,凸台30的侧面对照射光线也具有反射作用,突棱3两侧面31、32的不同高度使光线在反射后达到更好的光照度,使光线均匀,照射距离更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周庆,未经陈周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8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