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8405.9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科煤矿安全通风防灭火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等空间狭小地点进行粉尘灾害治理的泡沫除尘设备的泡沫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而煤炭采掘作业又是产尘的主要工序,其产尘量约占总粉尘的80%以上,严重危害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煤矿行业的尘肺病患者约25万人,并以每年5000人的速度递增,每年约有3000人死于尘肺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防治粉尘,煤矿施工过程中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喷雾除尘机煤层注水等,以减少粉尘污染。
泡沫除尘技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除尘技术,其具有用水量少、除尘效率高的特点,尤其对呼吸性粉尘有显著的效果。在泡沫除尘的研究应用中发现,泡沫除尘技术的核心在于发泡率和发泡质量,泡沫发生器产生泡沫,使生成的泡沫形成一个密实的几何体,在一定范围内包围粉尘,使其不向外扩散,达到降尘的目的。因此,如果产生的泡沫数量不足或泡沫容易破裂均会影响除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发泡效果好的泡沫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泡沫发生器,包括发泡器筒体,设置于发泡器筒体前端的进气管,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联通;设置于发泡器筒体内的文丘里管,在文丘里管喉部前段管壁上设置有进料孔;设置于发泡器筒体筒壁上的进料管;设置于发泡器筒体内文丘里管后方的叶轮支架,叶轮支架上安装有叶轮;设置于发泡器筒体内叶轮支架后方的混合段,混合段内填充有不规则柱状介质;设置于发泡器筒体后端的出口管。
优选的,所述进料孔为间隔设置于文丘里管管壁上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文丘里管相联通,所述进料管的出口为所述进料孔。
由于发泡剂溶液的添加量相对气体的加入量较小,本实用新型将进气管设置在发泡器筒体的前端,将进料管设置在发泡器筒体前部或中部的筒壁上,在文丘里管喉部前段管壁上设置有进料孔,高压气体进气量大,气体可高速喷入发泡剂溶液中并在文丘里管内与发泡剂溶液混合起泡,在文丘里管后方设置叶轮,使泡沫更均匀,泡沫再通过叶轮后方的混合段,使气体和泡沫进一步混合均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发泡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发生器包括发泡器筒体1、进气管2、文丘里管3、进料管4、叶轮5、叶轮支架6、混合段7和出口管8。为了便于描述,将进气管2的入口端定义为前。
进气管2设置于发泡器筒体1的前端,进气管2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相联通,高压空气从进气管2进入发泡器筒体1中,发泡器筒体1内进气管2出口端设置有文丘里管3,高压气体进入发泡器筒体1内后直接进入文丘里管3中。发泡器筒体1筒壁上设置有进料管4,进料管4与外部的发泡剂储存罐联通,进料管4位于发泡器筒体1的前部、文丘里管3喉部附近位置,发泡剂溶液从进料管4进入发泡器筒体1中。文丘里管3喉部前段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料孔a,进入发泡器筒体1内的发泡剂溶液从进料孔a进入文丘里管3中,与高压气体混合发泡。在发泡器筒体1内文丘里管3后方设置有叶轮支架6,叶轮支架6上安装有叶轮5,叶轮5在气-液流的流体力推动下旋转,可增加泡沫的稳定性,使泡沫更加细腻、均匀。在发泡器筒体1内叶轮5后方设置有混合段7,混合段7内填充有不规则柱状介质,混合物浆液通过混合段7时,一方面减慢了流通速度,延长了混合物浆液在较短距离内的流通时间,使发泡剂可以混合均匀,另一方面采用填充不规则柱状介质的发泡段,可以增加泡沫壁厚,使泡沫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在发泡器筒体1后端设置有出口管8,出口管8与泡沫喷管相联通,泡沫经泡沫喷管向外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科煤矿安全通风防灭火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科煤矿安全通风防灭火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8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与FGFR4相关的癌细胞侵袭的材料和方法
- 下一篇:活体观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