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回流蒸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8257.0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覃建华;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斯特(成都)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芸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医药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蒸馏技术得到广泛使用,但基本采用外置冷凝方式进行蒸馏,其蒸馏装置如附图图1所示,该蒸馏装置包括填料塔1′,所述填料塔1′上端的气体出口连接气相管2′,所述气相管2′另一端连接冷凝器3′气相入口,所述冷凝器3′上还设有液相出口4′。其工作原理是待蒸馏物料经加热气化后经填料塔1′,从填料塔1′出来的气相经过气相管2′进入所述冷凝器3′,经冷凝器3′冷凝后为液相。该蒸馏装置整个蒸馏系统管路长,容易造成真空度损失,蒸馏效率低,同时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内置冷凝方式进行蒸馏,蒸馏效率高,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的内回流蒸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回流蒸馏装置,包括填料塔,所述填料塔顶端连接壳体形成密闭腔室,所述填料塔顶端的气体出口与密闭腔室连通,所述密闭腔室内设有液相分离盖,位于所述液相分离盖下部的所述密闭腔室形成液相接收槽,所述密闭腔室顶端设有冷凝器,所述液相接收槽下端侧壁设有蒸馏出口。
所述液相分离盖采用便于其表面的液相向四周分散的斜面或曲面结构。
所述密闭腔室的底部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液相分离盖。即液相分离盖是同支撑件与密闭腔室连接。
所述冷凝器采用列管冷凝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对物料的蒸馏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小,便于操作。真空度损失小,对于真空度要求较高的蒸馏工艺效果尤为明显,同时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蒸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2所示,一种内回流蒸馏装置,包括填料塔1,所述填料塔1顶端连接壳体形成密闭腔室6,所述填料塔1顶端的气体出口与密闭腔室6连通,所述密闭腔室6内通过支撑件7设有液相分离盖2,即所述密闭腔室6的底部设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上设有液相分离盖2。所述液相分离盖2采用便于其表面的液相向四周分散的斜面结构。
所述密闭腔室6位于液相分离盖2下部的空间形成液相接收槽3,所述密闭腔室2顶端设有冷凝器,本实施例中采用列管冷凝器4对气相进行冷凝。所述液相接收槽3下端侧壁设有蒸馏出口5,便于蒸馏出的液相物料从装置中流出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中,待蒸馏物经加热气化后通过填料塔1上升到列管冷凝器4,经冷凝器4冷凝后的液相物料回流至液相分散盖2上面,液相物料沿液相分散盖2表面向四周分散至液相接收槽3中,最后经过蒸馏出口5进入物料接收罐,完成整个蒸馏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液相分离盖2还可以采用便于其表面的液相向四周分散曲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斯特(成都)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爱斯特(成都)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8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