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剂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7085.5 | 申请日: | 201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炳;朱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迪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5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剂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化工、电子等相关产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有机废溶剂的大量排放造成的浪费和污染更为突出。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资源的利用应做到开源节流,既是对资源的再利用,由此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现代企业讲究成本的管理模式是紧密契合的。以前的企业着重于生产量得提升,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视为必要的成本支出而予以废弃,而如今,只要该废弃物具有回收的价值,都会从成本技术的角度,以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其中有再生利用价值的成分分离出来,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回收废溶剂的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化学方式的原理比较复杂,可操作性不强;物理方式的原理是利用蒸馏原理对废溶剂进行分离处理,使用溶剂回收装置无疑是罪有效可行的,该设备可以对产生的废溶剂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物排放,同时对企业的形象也有很大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用于吸附过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机废气,并且能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变成液体溶剂,溶剂不溶于水,使溶剂能够多次再生循环利用,减少了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再次投入生产流程中去,实现溶剂的多次循环使用,以节省成本,并达到环保生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用于吸附过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机废气,并且能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变成液体溶剂,包括矩形容器的箱体,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进水管,箱体的侧部设有导管与溶剂出口,箱体的下部设有出水管,箱体的正面还设置有观察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为不锈耐酸钢材料制成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内装有液体的净化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观察窗为防爆玻璃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溶剂为硅醚。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溶剂回收装置,用于吸附过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机废气,废气在箱体内被净化水冷却,冷凝下来形成液体溶剂,液态溶剂与净化水的分离效果好,所回收的溶剂为硅醚,溶剂不溶于水,通过观察窗可以直观安全的查看,使溶剂能够多次再生循环利用,减少了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再次投入生产流程中去,实现溶剂的多次循环使用,以节省成本,并达到环保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溶剂回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进水管,3、导管,4、溶剂出口,5、出水管,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溶剂回收装置的结构框图,提供了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用于吸附过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机废气,并且能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变成液体溶剂,包括矩形容器的箱体1,箱体1顶部设有进水管2,箱体1的侧部设有导管3与溶剂出口4,箱体1的下部设有出水管5,箱体1的正面还设置有观察窗6,观察窗6为防爆玻璃窗,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直观安全的查看形体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为不锈耐酸钢材料制成的,锈耐酸钢简称不锈钢,它是由不锈钢和耐酸钢两大部分组成的,简言之,能抵抗大气腐蚀的钢叫不锈钢,而能抵抗化学介质腐蚀的钢叫耐酸钢,不锈耐酸钢不会产生腐蚀、点蚀、锈蚀或磨损,可以制成一种良好的溶剂容器。
箱体1的侧部设有导管3,通过导管3吸附过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机废气,箱体1内装有液体的净化水,废气在箱体1内被净化水冷却,冷凝下来形成液体溶剂,液体溶剂为硅醚,溶剂不溶于水,通过观察窗内可以看到液体溶液成乳白色,净化水为透明色,而分成上下两层,液态溶剂与净化水的分离效果好,液体溶剂可以通过箱体1侧部的溶剂出口4分离出去,使溶剂能够多次再生循环利用,减少了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迪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迪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7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自补液注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远程监控巡检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