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管桥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6595.0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天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天武 |
主分类号: | F16L3/23 | 分类号: | F16L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桥,尤其是一种集成管桥。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应用管桥的工厂中,特别是应用动力管桥时,所使用的管线是按每条管线的作用分类别的、单独布置而连接到工作设备上,由于管线分散,需要从各个部分分别接通到工作设备的各个需求端口,使得单个工作设备周围的管线布局繁杂,占用大量空间,同时也不美观,尤其是横跨地面而接入工作设备的管线,还会给运输各种物品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管桥,用以简化管线布置并节约和美化管线所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种集成管桥,包括:外罩;固定在所述外罩内的至少两条管线。
较佳的,所述至少两条管线之间紧密贴合排列,所述外罩包裹于紧密贴合排列的所述管线之外。
或者,所述集成管桥还包括:至少两个衬板,每一个衬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每一条管线穿过各个衬板对应位置上的通孔并与衬板固定连接,每一个衬板与所述外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衬板、管线以及所述外罩均为金属材料,之间通过焊接形成固定连接。
较佳的,各条管线之间以及管线和外罩内表面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和/或所述外罩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种集成管桥,包括:
至少由两组侧板组装而成的外罩;
设置在所述外罩内部的固定架,并与所述外罩之间固定连接;
至少两条管线,每一条管线与固定架连接。
较佳的,固定架上至少两组固定支架,每一个固定支架与固定架之间螺栓连接,固定架和外罩之间以凸榫和凹槽形成固定连接。
进而,所述组合侧板之间的结合处以互相咬合的凸榫和凹槽连接和/或卡扣连接;和/或所述固定架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
上述两种集成管桥中,至少一条管线的一端外设置有仪表;
所述管线包括动力管线和控制管线;和/或
所述管线外部包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两种集成管桥,以上结构解决了工作管线单独接入工作设备的问题,从厂房顶棚统一布置管线,以外罩为集成结构,将所需管线集中到外罩中,以外罩包裹固定管线,从厂房顶棚一直延伸到工作设备上方,简化了管线布置,并实现了管道集中走向且外表美观的目的。进而在连接工作设备的一端外设置了仪表,可以随时显示管线内在接入工作设备前的状态,方便监控通过管线连接设备的工作线路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集成管桥,进一步可以实现随更换需求随时拆卸或分段拆卸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结合以下附图对实施例的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管桥第一种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图1的A-A方向剖视图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集成管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集成管桥内部结构中,管桥之间增加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从图1的A-A方向剖视图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集成管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集成管桥内部结构中,管桥之间增加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管桥第二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方向剖视后的第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B-B方向剖视后的第二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部”、“下部”“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信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天武,未经丁天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