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6524.0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浩东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321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伞式 定向 液膜消烟 除尘 脱硫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单元,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净化领域使用的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烟气道吸收多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由于吸收塔内部仅仅是用吸收液进行喷淋,所以吸收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液膜吸收单元,吸收效率高,消烟脱硫脱硝效率高的环保高效的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其特征在于:中心柱最上方有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其下围绕中心柱依次分布若干半径不断减小的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均为双膜板夹层结构,其上均有水管与其伞尖部位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中心柱下方有水泵与水管相连,水管延伸与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的伞尖部位相连。
使用的过程中,水泵泵水上升,通过水管到达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的伞尖部位,因为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均为双膜板夹层结构,水从双膜板夹层结构流出,形成 筒状水膜,烟道气从下面的烟气道进口进入向上运动,烟气在紊流空间上升,接触到水系液膜后,黑烟、粉尘、硫化物与氮氧化物被吸收,吸收后的废液从排渣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液膜均匀分布,使吸收液表面积增大,吸收效率高,可以广泛用于消烟除尘脱硫脱硝的烟气处理装置中,环保高效,多层吸收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仰视图;
其中:1水管,2中心柱,3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5引风机,6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其特征在于:中心柱2最上方有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3,其下围绕中心柱依次分布若干半径不断减小的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3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均为双膜板夹层结构,其上均有水管1与其伞尖部位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中心柱2下方有水泵与水管1相 连,水管1延伸与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3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的伞尖部位相连。
图1中:使用的过程中,水泵泵水上升,通过水管1到达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3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的伞尖部位,因为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3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均为双膜板夹层结构,水从双膜板夹层结构流出,形成筒状水膜,烟道气从下面的烟气道进口进入向上运动,烟气在紊流空间上升,接触到水系液膜后,黑烟、粉尘、硫化物与氮氧化物被吸收,吸收后的废液从排渣口排出。
图2中:顶层伞状分水双膜板3与递层伞状分水双膜板4呈伞状,流出的水呈内外同心的筒状水膜。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倒伞式定向液膜消烟除尘脱硫脱硝单元,液膜均匀分布,使吸收液表面积增大,吸收效率高,可以广泛用于消烟除尘脱硫脱硝的烟气处理装置中,环保高效,多层吸收效果良好。
以上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浩东,未经李浩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氧水滴加装置
- 下一篇:轮换式双臂多管吸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