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组装式塑料瓶和塑料瓶组合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6277.4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李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峰;李耀东 |
主分类号: | B65D21/02 | 分类号: | B65D21/02;B65D23/10;B65D69/00;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3323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塑料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可组装式塑料瓶和塑料瓶组合体。
背景技术
塑料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塑料瓶、矿泉水瓶等等,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塑料瓶诞生到现在,大体上进步不多,仅仅承载了单一的功能:就是装液体并保持液体新鲜。很多产商塑料瓶改变更多的是它的外观,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观而作的。而且,目前的塑料瓶基本上是单独使用销售,有时会将两瓶以上捆绑在一起作捆绑销售,或者是将一打瓶子整箱装运,这些都是简单的组装形式,也即,这些组装并未改变瓶子本身结构,而且以往这些瓶子并不能环环相扣无限组装。另外,这些塑料瓶卖出使用后成为单独的瓶子,几乎不能再进行组装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牢固、随时随地能进行相互组装的可组装式塑料瓶,以及由该可组装式塑料瓶组合而成的塑料瓶组合体。
一种可组装式塑料瓶,其包括瓶身、瓶口、连接瓶身和瓶口的瓶颈以及盖于所述瓶口的瓶盖,所述瓶颈和瓶口衔接处连接一适于套于瓶身的把手,所述瓶身至少一个部位向内凹陷为一适于让所述瓶盖嵌入于其中的凹部。
进一步,所述瓶盖和凹部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把手为带状,所述带状把手开设一个适于卡在所述衔接处附近的狭长切口。
所述凹部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瓶盖的高度。
所述瓶盖设有外螺纹,所述凹部设有与所述瓶盖的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
所述开设有凹部的部位靠近于塑料瓶的瓶底。
所述塑料瓶为碳酸饮料瓶。
每个塑料瓶的瓶身中心对称地在两个以上部位分别设有所述凹部,每个塑料瓶的瓶底设有用于收容瓶盖的凹部。
以及,一种塑料瓶组合体,其包括多个组装成一体的塑料瓶,每个塑料瓶为上述的塑料瓶,每个塑料瓶的瓶盖嵌入于另一塑料瓶的凹部中,每个塑料瓶的把手套于所述瓶盖所嵌入的另一塑料瓶的瓶身。
所述多个塑料瓶按照“口”字形或“日”字形组合为一个单元。
在所述可组装式塑料瓶中,在瓶身设有凹部,以让瓶盖嵌入于凹部中,无需其他外部捆绑方式或设置复杂的结构,即能进行塑料瓶的组装,给组装带来便利和快捷,随时随地能进行相互组装。而且,由于塑料瓶具有一定的塑性,能将瓶盖紧紧地嵌入于凹部中。进一步,把手可以套在瓶身的外围,从而可形成牢固的组装结构。在塑料瓶组合体中,塑料瓶之间基本上是垂直组装,能够同积木一样接插,形成牢固的立体组装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的瓶盖和瓶身组合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组装的组合体截面示意图;
图5是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组装的组合体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组装的组合体另一种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组装式塑料瓶10,其包括瓶身11、瓶口12、连接瓶身11和瓶口12的瓶颈13以及盖于瓶口12的瓶盖14,瓶颈13和瓶口12衔接处连接一适于套于瓶身11的把手16,瓶身11至少一个部位向内凹陷为一适于让瓶盖14嵌入于其中的凹部18。
瓶身11通常为圆筒状或者圆台状,还可以是矩形或其它任意形状,通常为一回转轴旋转体结构。瓶身11具有适于手握的腰部112和靠近瓶底的底段114,腰部112直径较小,或者瓶身11在靠近瓶底的底段114直径较大,当然也可以是均匀规则的筒状,本实施例将开设凹部18的部分靠近瓶底,即设于底段114。凹部18可以是多个,例如瓶身11中心对称地在两个以上部位分别设有凹部18。图中显示有一个凹部18。凹部18的形状与瓶盖14的形状相一致。凹部18可以看作是通过压铸成型出,使得瓶身11的对应部分向内凹进,凹部18在瓶身11成型时同时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峰;李耀东,未经王海峰;李耀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21-00 可套叠、堆垛或连接的容器;可改变容量的容器
B65D21-02 . 特殊成型的,或具有配件或附件以便于套叠、堆垛或连接的容器
B65D21-08 . 可改变容量的容器
B65D21-024 ..侧放着堆垛容器,或相对于容器的法线方向成横向地一个接一个连接容器
B65D21-032 ..按直立或底朝下的位置堆垛容器,如具有垂直突出或凹口的
B65D21-04 ..端部开启的,其形状适于空载时能套叠和满载时能堆垛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