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6272.1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胜;周爱华;戚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宏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中空 纤维 拉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纤维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膜作为一种常见的膜组件,具有自支撑、易清洗、装填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反渗透、超滤、微滤、膜接触器和膜反应器等膜分离领域中大量采用。常见的中空纤维膜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等,不同的膜材料有不同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拉伸装置[申请号:CN201010508798.2],该装置的两个导辊、多个拉伸辊和冷却辊圆柱表面均开有与脱脂辊相同槽数的等分槽;烘箱由拉伸烘箱、脱脂烘箱和烘箱排气罩组成。退绕辊、冷却辊和卷绕辊位于烘箱外,脱脂烘箱内装有上下错开的多个脱脂辊,拉伸烘箱内装有多个导辊和多个两个为一组的拉伸辊,绕制在退绕辊上与脱脂辊槽数相同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经脱脂烘箱内的脱脂辊,脱脂后的中空纤维进入拉伸烘箱,经导辊、成对布置的拉伸辊和另一导辊后,经冷却辊卷绕在卷绕辊上。显然,上述方案适用范围较小,不利于型中空纤维膜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还常用单向型拉伸设备对中空纤维膜进行加工,然而单向型拉伸设备存在着工作效率不高,产品性能不够稳定,自动化程度较低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中空纤维膜产品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包括机箱,在机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拉伸机构和第二拉伸机构,所述的第一拉伸机构和第二拉伸机构分别与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均与能控制两者同时工作的电控系统相连接。
在上述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中,所述的机箱上设有若干能促进机箱内空气流通的风扇,所述的风扇与电控系统相连接。
在上述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中,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热丝。
在上述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中,所述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分别包括电机、减速机、升降机和挂膜板,所述的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升降机相连,所述的挂膜板连接在升降机上。
在上述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中,所述的机箱内设有至少两根导轨,所述的挂膜板设于导轨上且能沿着导轨滑动。
在上述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中,所述的机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系统相连接。
在上述的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中,所述的电控系统上还连接有能控制挂膜板移动行程的限位开关和能控制挂膜板移动速度的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作用是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和定型处理。在工作前,先将未处理的中空纤维膜固定在挂模板上,然后通过电热丝的加热作用升高机箱内的空气温度,同时启动风扇以保持机箱内各处的温度均匀一致。在机箱内温度达到工艺设定要求时,开启电机、减速机和升降机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具体拉伸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工艺要求。由各温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变频器和其他电器控制元件实行自动控制,最后制得拉伸和定型好的中空纤维膜产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双向型拉伸,两端同时进行拉伸,跟单向型拉伸相比,效率提高了一倍。此外,中空纤维膜拉伸时,受力更均匀一致,制得的中空纤维膜产品粗细更均匀,性能更稳定。由于改进或增加了温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和变频器等电器控制元件,跟原先的以手动控制或单项型拉伸为主的拉伸机相比,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箱1、第一拉伸机构2、第二拉伸机构3、第一动力机构4、第二动力机构5、电控系统6、风扇7、电机8、减速机9、升降机10、挂膜板11、导轨12、温度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双向型中空纤维膜拉伸机包括机箱1,在机箱1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机箱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拉伸机构2和第二拉伸机构3,所述的第一拉伸机构2和第二拉伸机构3分别与第一动力机构4和第二动力机构5相连接。第一动力机构4和第二动力机构5均与能控制两者同时工作的电控系统6相连接。机箱1上设有若干能促进机箱1内空气流通的风扇7,所述的风扇7与电控系统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宏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宏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