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添加水的具有臭氧无菌系统的恒温智能化发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5879.8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仪峰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自动 添加 具有 臭氧 无菌 系统 恒温 智能化 发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芽器。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含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发芽种子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粮食作物发芽种子含有比干种子更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发芽糙米大量酶被激活和释放,并从结合态的形式酶解转化为游离态。发芽糙米含有γ-氨基丁酸(GABA)、六磷酸肌醇(IP-6)、谷胱甘肽(GSH)、食物纤维和抗脂质氧化物质等功能性成分,发芽大豆的氨基酸、单糖、脂肪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增加;发芽还能降低大豆中一些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改善产品品质;同时发芽过程还能富集一些功能性物质如γ-氨基丁酸等营养的含量显著增加。
但种子发芽过程难以控制,为了富集GABA,种子必须在胁迫环境下才能达到富集的目的,种子发芽时间长,期间需要一定的氧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同时要有灭菌消毒过程,人工控制过程繁琐。现有技术中大规模生产虽然能实现发芽器的自动化控制,但制造代价高,功能不完善,并且无法按照种子的自然生长规律实现胚胎发育,导致发芽种子营养含量流失,难以实现发芽种子所特有营养价值的最大化。以发芽糙米所含营养物质γ-氨基丁酸含量为例,现有技术中发芽器的低氧胁迫和盐胁迫等方式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的含量,但增加量极为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添加水的具有臭氧无菌系统的恒温智能化发芽器,其可以选定作物类型自动设置相应发芽温度和时间等必要条件,并提供臭氧灭菌和真空换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添加水的具有臭氧无菌系统的恒温智能化发芽器包括:芽罐、水罐,PLC控制器和外箱体;其中,发芽罐上端具有进料口,下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外接接料斗;发芽罐的内部装有第一液位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喷水管,同时外装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换气管;水罐上端具有水罐入口,内部装有第二液位计、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同时外装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水罐通过第一进水管连接至发芽罐;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液位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发芽罐内的水量和温度,通过第二液位计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水罐中的水量和温度。
其中,换气管分为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进气管的第一分支通过第一气阀接外界大气,排气管通过气液分离器接至真空泵,PLC控制器通过真空泵和第一气阀控制发芽罐内的氧气量。进气管的第二分支通过第二气阀接臭氧发生器。进水管上具有水泵和阀门;发芽罐、水罐和PLC控制器均位于外箱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自动添加水的具有臭氧无菌系统的恒温智能化发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
1发芽罐 2进料口
3喷水管 4气液分离器
5臭氧发生器 6第一气阀
7水罐 8水罐入口
9第二进水管 10操作面板
11PLC控制器 12第二出水管
13加热器 14第二温度传感器
15第二液位计 16水泵
17真空泵 18第一温度传感器
19接料斗 20出料口
21外箱体 22进气管
23排气管 24第二气阀
25第一进水管 26第一出水管
27阀门 28第一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描述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自动添加水的具有臭氧无菌系统的恒温智能化发芽器包括:发芽罐1、水罐7,PLC控制器11和外箱体21。发芽罐1、水罐7和PLC控制器11均位于外箱体21内。PLC控制器11具有控制面板10。
发芽罐1上端具有进料口2,下端具有出料口20,出料口20外接接料斗19,发芽罐1的内部装有第一液位计28、第一温度传感器18和喷水管3,同时外装第一进水管25、第一出水管26和换气管。换气管分为进气管22和排气管23,进气管22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通过第一气阀6接外界大气、第二分支通过第二气阀24接臭氧发生器5。排气管23通过气液分离器4接至真空泵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仪峰,未经王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