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5667.X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姚仁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双喜童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B62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2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自行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大人为自己的孩子购买儿童自行车,儿童自行车除了前后两个较大的轮子外,在后面轮子的两侧都会加装辅助轮,对于还没掌握自行车技巧的儿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随着儿童的成长,在他们掌握自行车平衡技巧后,两侧的辅助轮就需要拆除,目前的儿童自行车的辅助轮都是通过螺母直接将辅助轮支架固定在后轮的后轴上,拆卸起来比较麻烦,还需要用到扳手之类的工具,如果又需要使用辅助轮,还要再用工具将其装上,拆装起来费时费力,而且拆下的辅助轮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儿童自行车在不使用辅助轮时,需要用工具将辅助轮支架卸下,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包括辅助轮支架,所述辅助轮支架的内侧设有凹槽,还包括套筒、弹簧、卡块,所述套筒套设在后车轮轴的后钩爪与辅助轮支架之间,所述弹簧套设在套筒上,所述卡块也套设在套筒上,所述卡块上设有扳动手柄,所述卡块上还设有两片定位片,所述两片定位片设置在辅助轮支架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两片定位片与地面垂直,所述两片定位片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与辅助轮支架凹槽的宽度相等;在使用辅助轮的时候能较好的固定辅助轮支架的位置,使支架不会晃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片的高度与辅助轮支架凹槽的宽度相等;在不使用辅助轮的时候能较好的固定辅助轮支架的位置,不会使支架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牢固的固定辅助轮支架的位置,在调整辅助轮支架位置时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操作简单易行,方便快捷,不使用时也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在使用辅助轮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在未使用辅助轮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的实施例,儿童自行车的辅轮调节装置,包括辅助轮支架1,所述辅助轮支架1的内侧设有凹槽,还包括套筒2、弹簧3、卡块4,所述套筒2套设在后车轮轴5的后钩爪6与辅助轮支架1之间,所述弹簧3套设在套筒2上,所述卡块4也套设在套筒2上,所述卡块4上设有扳动手柄41,所述卡块4上还设有两片定位片42,所述两片定位片42设置在辅助轮支架1的凹槽内,所述两片定位片42与地面垂直,所述两片定位片42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与辅助轮支架1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定位片42的高度与辅助轮支架1凹槽的宽度相等。
如图3所示,在使用辅助轮时,两片定位片42的外侧面与辅助轮支架1的凹槽内壁接触,固定住辅助轮支架1,使得辅助轮支架1不会前后晃动;在不需要使用辅助轮的时候,用手按住卡块4的扳动手柄41,将卡块4向自行车的后钩爪6方向推使定位片42脱离凹槽,再将辅助轮支架1向后扳动90度,然后松开扳动手柄41,在弹簧3的作用下卡块4向辅助轮支架1方向运动,如图4所示,使得定位片42又卡在凹槽内,从而将辅助轮支架1固定。这样的设计大大方便了用户切换辅助轮的状态,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操作简单,固定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双喜童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双喜童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