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的手摇绕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5367.1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寿厅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寿厅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B65H75/44;A47L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手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是吸尘器的电源线手摇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ZL200710056598.6公开了一种立式吸尘器电源线绕线结构,包括与外壳连接的绕线盒,绕线盒的内部设置有绕线器,在绕线器的中间设置有绕线器轴,在绕线器轴里安装有摇杆,在摇杆的端部设置有手柄和可以容纳手柄的长形凹槽。该绕线结构在不使用吸尘器时,不必用手接触电源线,而是通过摇动手柄便能实现电源线的收卷,既方便又卫生,但也存在如下缺点:当电源线收卷完毕后,只有手柄才能收折至摇杆端部的长形凹槽内,而比手柄尺寸更大的摇杆却不能实现收折,这样一方面会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也会妨碍吸尘器的装箱存放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手柄和摇杆均可实现收折从而减小外露体积的吸尘器的电源线手摇绕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器的手摇绕线结构,包括吸尘器壳体和安装在吸尘器壳体内的绕线器,绕线器的中间设有绕线器转轴,绕线器转轴一端外露于吸尘器壳体,所述绕线器转轴的外露端设有由第一摇秆、第二摇秆和手柄组成的手摇机构,其中,第一摇秆一端与绕线器转轴的外露端固接或一体成形,另一端与第二摇杆的里端铰接,所述手柄枢设在第二摇杆的外端,且第二摇杆上开设有可以容纳手柄的长形凹槽。
所述第一摇杆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摇杆的凹口。
所述第一摇杆垂直于绕线器转轴设置。
所述第一摇杆的内表面与吸尘器壳体的外表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线收卷完毕后,既可以将手柄收折于第一摇杆的长形凹槽内,又可以将第一摇杆收折于第二摇杆的凹口内,使得收折后的手摇机构体积大幅度减小,从而不仅方便了吸尘器的装箱存放,而且也让产品的外形变得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摇绕线结构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摇绕线结构的完全收折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摇绕线结构的半收折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摇绕线结构的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吸尘器的手摇绕线结构,包括吸尘器壳体1和安装在吸尘器壳体1内的绕线器2,绕线器2的中间设有绕线器转轴3,绕线器转轴3一端外露于吸尘器壳体1。绕线器转轴3的外露端设有由第一摇秆4、第二摇秆5和手柄6组成的手摇机构7,其中,第一摇秆4一端与绕线器转轴3的外露端固接或一体成形,另一端与第二摇杆5的里端铰接,手柄6枢设在第二摇杆5的外端,且第二摇杆5上开设有可以容纳手柄6的长形凹槽51,第一摇杆4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摇杆5的凹口41。
所述第一摇杆4垂直于绕线器转轴3设置,该设置方式可以方便操作。第一摇杆4的内表面与吸尘器壳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这样当手摇机构完全收折后与吸尘器壳体1的搭配更加美观、协调。
本实用新型手摇绕线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收卷电线时,将手摇机构7中的第二摇杆5和手柄6依次打开至图4所示状态,然后转动手柄6即可将电源线收卷到绕线器2上,操作十分方便。当电源线收卷完毕后,再将手柄6和第二摇杆5依次收折至图2所示状态,从而减小手摇机构7的外露体积。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寿厅,未经胡寿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驱动路面磨铣机械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铝合金后防撞横梁及安装支架组合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