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形氯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5301.2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良;朱贤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莱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C07C21/067;C07C1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吴辉辉;徐关寿 |
地址: | 31547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氯和异丁烯制备3-氯-2-甲基-1-丙烯的氯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3-氯-2-甲基-1-丙烯的氯化反应装置主要分为单喷头和多喷头两种。
中国专利文献CN1288119公开了一种甲代烯丙基氯的合成工艺方法和设备,原料氯气与异丁烯的气相混合;反应的配套冷却移出反应器系统;氯化物与HCl的分离;粗氯化物中和处理获得甲代烯丙基氯。
中国专利文献CN200995994公开了一种由氯和异丁烯制备3-氯-2-甲基-1-丙烯的氯化反应装置,包括用以发生氯代反应的反应器、与反应器联通的氯加入管、与反应器联通的异丁烯加入管,所述的氯加入管和异丁烯加入管都是管流体流向的垂直截面为圆环的双层管,所述的氯加入管的开口与异丁烯加入管的开口设置成能使喷出的氯和异丁烯交叉成环状的形状,具有能使两种反应物快速反应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和减少副反应的特点。
以上现有技术的产品得率较低,且反应器喷头易结焦,影响正常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氯化反应装置,具有不易结焦、产品得率高的特点。
其技术路线为:
一种扁形氯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与反应器连通的氯加入管和异丁烯加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与异丁烯加入管相连的异丁烯管和与氯加入管相连的氯管,所述异丁烯管和氯管末端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异丁烯流体包裹氯气流体的喷嘴部,所述异丁烯管的喷嘴呈渐缩状的长条形。
所述喷嘴部为两个以上平行设置时,喷嘴部之间设有一个垂直连通通道。
所述氯加入管的气压大于1.6个标准大气压,异丁烯加入管的气压大于1.3个标准大气压。
所述异丁烯加入管与反应器的侧壁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长条形喷嘴设计,与现有技术圆锥形喷嘴相比,具有不易结焦的特点;特别是多个喷嘴时加设的垂直连通通道设计,即使是在长条形喷嘴万一产生结焦影响混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流体混合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种气体都是单侧接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气压范围内能获得更高的产品得率。
本实用新型反应器中,两侧的异丁烯与中间的氯气在高压的作用下,高速从喷嘴处喷射,产生很好的混合效果且反应迅速,反应气体接触充分,反应液中甲基氯丙烯的含量大于88%,大大提高了产品得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氯化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应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应器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反应器1,氯加入管2,异丁烯加入管3,反应液4,氯管5,异丁烯管6,喷头7,通道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氯化反应装置主要由反应器1、氯加入管2、异丁烯加入管3组成,异丁烯加入管3与反应器1侧部相连。异丁烯包裹氯反应后进入反应液4,反应液4可冷却后再循环使用。
反应器1内包括氯管5、异丁烯管6和喷头7,异丁烯从侧部进入反应器1后,从喷头7流出,氯管氯气也从喷头7流出,期间混合反应后进入反应液4。
多喷头设计时,喷头7之间设有位于中部的垂直连通通道8。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利用渐缩状长条形喷头的反应器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莱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莱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