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北斗卫星的通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4725.7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焦明辉;马炎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嘉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黄磊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北斗 卫星 通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导航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北斗卫星定位、导航和通信的通讯器。
背景技术
自2000年以来,我国陆续成功地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建立起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北斗二代组网高峰期;同时,各种与北斗一代、二代系统相关的导航、定位、通信设备相继研发和推出。然而,目前国内的北斗终端均为一体化设备,并没有相关的设备能有效地将电脑和手机这两者与北斗卫星的定位与短报文功能结合为一个整体。例如,神州天鸿公司申请的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发明名称为“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北斗通信终端设备”,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88459.0,公开号为CN101938687A),该终端是整合对讲机、移动电话和卫星定位三种技术的一体化终端,能将对讲机、移动电话功能和卫星定位功能整合在一起,便于用户在野外活动时与同伴进行短距离的对讲通讯、长距离的移动电话通信和定位功能;但该终端集成对讲机、移动电话功能和卫星定位功能于一体,这无疑使该终端的结构变得复杂,成本较高,且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北斗通信终端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在北斗卫星的通讯器,外部通信设备通过标准有线或者无线协议与本实用新型通讯器建立设备连接,即可实现北斗卫星的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操作方便,更易携带,适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应用在北斗卫星的通讯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北斗通讯模块、主控板和数据接口模块;所述北斗通讯模块包括天线接口、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射频电路和基带处理电路,其中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基带处理电路分别与射频电路连接,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还通过天线接口分别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主控板为用于控制北斗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定义对外通信数据接口的主控板。
所述天线为用于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后将其传输至北斗通讯模块,并把从北斗通讯模块传输过来的信号发送给北斗卫星的天线。
所述的天线接收频率及范围为2491.75MHz±4.08MHz,接收天线极化方式为右旋极化,发射频率及范围为1615.68MHz±4.08MHz,接收天线极化方式为右旋极化。
所述通讯器还包括与主控板连接的、用于对所述通讯器的工作状态作出指示的指示灯。
所述通讯器还包括与主控板连接的、用于将主控板发送的语音信号进行播放的扬声器。
所述通讯器还包括与主控板连接的、用于给所述通讯器供电的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讯器采用的北斗通讯模块集成度高,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讯器无需键盘、显示屏等部件,与传统的一体化北斗用户终端相比,成本更低、体积更小、重量更小,携带更方便。
2、用户只需安装专用软件即可在PC、智能手机等外部通信设备上对本实用新型通讯器进行操作,实现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等功能,操作更简易。
3、本实用新型通讯器提供蓝牙和USB两种连接方式,可方便快捷地建立外部通信设备与本实用新型通讯器之间的连接。
4、本实用新型通讯器提供标准的API接口,用户可在PC、智能手机等设备上进行二次开发,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北斗通讯模块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北斗卫星、外部通信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参见图1、4,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北斗卫星的通讯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北斗通讯模块、主控板和数据接口模块,数据接口模块还与外部通信设备连接;此外,还包括与主控板连接的指示灯、扬声器及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讯器还设有对其进行密封包装的外壳。
所述天线具体来说是北斗收发定向天线,用于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后将其传输至北斗通讯模块,并把从北斗通讯模块传输过来的信号发送给北斗卫星。天线接收频率范围为2491.75MHz±4.08MHz,接收天线极化方式为右旋极化,发射频率范围为1615.68MHz±4.08MHz,接收天线极化方式为右旋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嘉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分公司,未经广州广嘉北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数据采集网关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频的车载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