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机轧板专用轧辊轴承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4614.6 | 申请日: | 201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余良驰;付良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精特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专用 轧辊 轴承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类产品的改进技术,尤其是一种轧机轧板专用轧辊轴承。
(二)背景技术:目前用于冶金轧机轧辊上的轴承,它具有外圈和内圈,内外圈之间安装有保持架和滚动体以及左右挡圈,所述保持架具有环形基体,环形基体两端面设计有轴向布置的若干梁,两个端面上的若干梁,两两梁之间均设计为单一的滚动体工作兜孔结构,为了方便安装滚动体,现有的轴承中,必须在外圈的两侧挡边上各开设一个缺口,滚动体从缺口处打压入保持架兜孔内,一组滚动体都往一个缺口处打压入内,缺口处外滚道面会产生先天磨损点蚀,会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在轴承运转时,滚动体端面与挡边缺口处接触会产生咔嚓、咔嚓的声音;同时组装轴承的工人劳动强度也较大。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轧辊轴承组装时外圈滚道上容易产生先天磨损点蚀,给以后工作运转时带来噪音,并且装配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轧机轧板专用轧辊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的轧辊轴承进行改进,它具有外圈和内圈,内外圈之间安装有保持架和滚动体以及左右挡圈,所述保持架具有环形基体,环形基体两端面设计有轴向布置的若干梁,其中一个端面上的若干梁,两两梁之间设计为单一的滚动体工作兜孔结构,其特征是:环形基体另一个端面上的若干梁,两两梁之间设计为双兜孔结构,其中外侧兜孔为滚动体工作兜孔,内侧兜孔为滚动体装配过渡兜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动体装配过渡兜孔之孔径小于滚动体工作兜孔之孔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圈具有完整环形左右挡边。
本实用新型从轴承的保持架改进为着入点,不改变保持架在轴承中的作用,使保持架上一侧梁上的兜孔由原来单一的滚动体工作兜孔结构改为双兜孔结构。本轴承装配时,先将保持架放入外圈内靠一侧,可方便的将滚动体轴向装入保持架单一兜孔的一侧中;然后将保持架放置在中间工作位,此时由于外圈挡边取消了缺口,可先将滚动体径向装入保持架另一侧的装配过渡兜孔中,再从装配兜孔中将滚动体推入工作兜孔,最后装上内圈和挡圈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取消了外圈挡边上的缺口,有效地解决了轴承组装时外圈滚道容易产生磨损点蚀及运转噪音的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轴承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持架的主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外圈,2-保持架,3-挡圈,4-内圈,5-滚动体,6-外圈挡边,7-环形基体,8-梁,9-滚动体工作兜孔,10-滚动体装配过渡兜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圈1和内圈4,内外圈4和1之间安装有保持架2和滚动体5以及左右挡圈3,所述保持架2(参见图2、3、4)具有环形基体7,环形基体7两端面各设计有轴向布置的十二根梁8,其中右端面上的十二根梁8,两两梁8之间设计为单一的滚动体工作兜孔9结构(参见图4),(孔径与滚动体等径动配合),特别是:环形基体7左端面上的十二根梁8,两两梁8之间设计为双兜孔结构(参见图3),其中外侧兜孔为滚动体工作兜孔9,(孔径与滚动体等径动配合),内侧兜孔为滚动体装配过渡兜孔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滚动体装配过渡兜孔10之孔径小于滚动体工作兜孔9之孔径,且两兜孔之间的结合处相对两边距离与滚动体为过盈配合,要求既能顺利将滚动体推入工作兜孔,又能保证滚动体不从工作兜孔中脱出。考虑到弹性变形的原理上,因而控制工作兜孔锁量是制造双中心径黄铜保持架的关键所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圈1具有完整环形左右挡边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精特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精特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