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煎烤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4560.3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华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煎烤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煎烤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销售的电饼铛,其人机对话都是通过设置在机体上的功能开关以及工作状态显示灯来实现的。通常在人机对话的界面处设置一块标牌,标牌单面背胶贴在机器的外壳上面,这样就会带来有些问题。当电饼铛工作时,其机体内外表面的温度也会比较高,工作时间久了,标牌的边缘容易翘起;而且工作时,难以避免有些油粘到机体表面,需要经常擦拭清洗,这样容易使水流入机器内部,致使机器发生故障;同时当机器设有多个按键时,很难保证按键的手感的一致,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按键标牌的区域可能容易堆积污垢,一般的按键采用轻触开关,使用寿命很难保证。另外当电饼铛需要设置很多功能时,机器上的人机对话界面必须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按键,这样就会影响整个产品外观及结构;而且机器工作时机体环境一直处于高温,对整块电路板影响极大,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710376于2005年7月20日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电热烤薄饼机,其特征是将传统的钳式开合电饼铛的烤盘由固定式改成电动旋转式,优化加热结构设计,设置上、下双加热管、双温控器,并配置定时器和功率调节开关。该结构的所有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机体内,容易受高温影响,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且操控时,容易被高温的油脂、蒸汽等灼伤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止油滴飞溅、美观耐用、收纳方便、操作简便、易于清洁的多功能煎烤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煎烤机,包括由上下开合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构成的机体,上、下支架内分别设置有上铛体和下铛体,上、下铛体的后端通过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转动连接,上、下铛体内分别设置有隔热层和加热管,其结构特征是上铛体设置有可伸入下铛体的锁水圈。
所述下铛体呈盆状,上铛体的锁水圈为形状与下铛体开口相当的环状凸筋,凸筋为非闭合结构,与下铛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上铛体通过锁水圈与下铛盖合连接。
所述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设置有连接线隐藏机构,与上铛体内设置的加热管及电源连接。
所述连接线隐藏机构包括一端转动设置在下连接头内的转轴管,另外一端伸进上连接头内,并通过转轴管扣固定在上连接头上。
所述转轴管扣内穿有蛇皮连接线束,蛇皮连接线束一端伸进下支架内部并与电源连接,另外一端伸进上铛体内部并与其内的加热管连接。
所述蛇皮连接线束上还套接有保护弹簧。
所述下支架延伸出电源线,下支架的底部均布有线扣,电源线可盘绕在线扣上。
所述下支架的底部对应电源线的插头还设置有插头座。
本实用新型在上铛体设置有可盖住下铛体的锁水圈,使机体在工作时达到锁水回油的效果,防止油滴飞溅同时提高机体的烹饪效果,无论上、下铛体处于任意的开合角度,上铛体的余油始终流向下铛体,防止上铛体的余油溢出,保持机体的清洁;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设置有连接线隐藏机构,使机体更加美观、耐用;在下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可盘绕电源线的线扣,使机体收纳更加方便。其设计简单合理、可适用于不同外形结构的煎烤机,而且操作方便、装配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又一立体图。
图中:1为上支架,2为下支架,2.1为线扣,2.2为插头座,3为上铛体,3.1为锁水圈,3.2为上连接头,4为下铛体,4.1为下连接头,5为电源线,5.1为插头,6为转轴管,7为转轴管扣,8为蛇皮连接线束,9为保护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多功能煎烤机,包括由上下开合的上支架1和下支架2构成的机体,上、下支架内分别设置有上铛体3和下铛体4,上、下铛体的后端通过上连接头3.2和下连接头4.1转动连接,上、下铛体内分别设置有隔热层和加热管,其上铛体3设置有可伸入下铛体4的锁水圈3.1。下铛体4呈盆状,上铛体3的锁水圈3.1为形状与下铛体4开口相当的环状凸筋,凸筋为非闭合结构,与下铛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上铛体3通过锁水圈3.1与下铛体4盖合连接。无论上、下铛体处于任意的开合角度,都能保证上铛体3锁水圈3.1的开口对着下铛体4,防止上铛体3的余油溢出,使上铛体3的余油始终流向下铛体4,保持机体的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华,未经李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变纯棒
- 下一篇:一种利用特高浓啤酒酵母酿造特高浓啤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