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双轨线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4415.5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辉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双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架,尤其涉及一种兼具缆线铺设与维修便利性的开放式双轨线架。
背景技术
一般如工厂的作业环境,都设有多台机器,其需要铺设电缆线以达到电性连结,而通常会将电缆线通过如图1所示的电缆托架1以挂设的方式设置于厂房接近天花板的高处,由此达到节省空间及提升作业安全的功效。
然而,由于场地空间及布线的限制,在设置电缆线时仅能以人力手动作业,请配合图2所示,其必须逐条拉伸穿设才能完成铺设,此过程耗力、费时且缺乏效率。
而且,如上述的电缆托架1,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如钢索的固定部,并以焊固或锁固方式定位于高处,拆卸不便为其缺点;一旦线路发生故障或异常的状况,在维修上耗费的工时与人力,也导致装修成本增加。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体会到上述问题可以得到改善,特意潜心研究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电缆托架拆卸不便、在维修上耗费的工时与人力,也导致装修成本增加等缺失,提供一种开放式双轨线架,以施工简易且扩充性佳的装配方式,由此提升产业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包括:
至少两吊挂件,该吊挂件上端具有一固定支架,下端设有与该固定支架连接的一支撑座;以及
一托线件,为双轨跨架并跨设于该吊挂件的该支撑座上,以形成开放式双轨线区,供缆线铺设放置或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所述吊挂件为T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一装设部与一连接在该装设部和该支撑座之间的立杆,该装设部设有多个固定孔,该立杆分别与该装设部、该支撑座的侧缘,还围设有至少一个补强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所述托线件两侧边条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座的近两端边缘处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所述支撑座还可设有限位组件,包含多个限位件,该限位件以套置或嵌设方式设于该支撑座的内外两端边缘处,该限位件锁固或焊固结合于该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所述吊挂件为工字形结构,该吊挂件下端为一具有穿槽的接合部,该吊挂件下端为一具有下方槽区的接合部,该接合部分别与该支撑座接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所述支撑座还可设有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包含多个限位件,其设有一竖立的挡止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还包含多个边板组件,其与该挡止部连结固定,该边板组件包含多个衔接板及多个侧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还包含多个底板,其与该托线件结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放式双轨线架,其中,还包含多个内侧板,其与该吊挂件结合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1、构件简单、施工简便:组装方便简单,可根据不同地点作简易的组装变化,适用于各类厂办地形。
2、极佳的扩充性及产业利用性:本实用新型吸收已知优点加以改进,可轻易将缆线由两侧挂设并限位于托线件上,其形成开放式双轨线区,并有效节省铺设或维修缆线的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电缆托架的立体图;
图2为已知电缆托架铺设电缆线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4为图3的实施状态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双轨线架,请参阅图3所示,包括:
至少两吊挂件2,该吊挂件2设为T字形结构,上端具有一固定支架21,下端设有与固定支架21连接的一支撑座23,该固定支架21以焊接方式接合在支撑座23上,且该固定支架21于本实施例中具有一装设部211与一立杆22,该装设部211设有多个固定孔212,可供如螺丝的固定件213螺固于天花板(图未示出),该立杆22连接于装设部211下方,而在立杆22分别与装设部211、支撑座23的侧缘还可围设有至少一个补强肋214(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辉,未经杨清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会诊系统的运营中心局域网管系统
- 下一篇:提高低温制热性能的空调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