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4348.7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光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3/20;B01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409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试 验箱用配气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气仪,特别地,涉及一种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若要确保气调库内果蔬保鲜的质量,必须对不同品种的果蔬先做气调库模拟实验。从实验中得出准确的气调参数值,从而为气调库内贮存的果蔬保鲜提供给合适的参数。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气调库模拟实验中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这非常不方便。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使用的流量计是按空气值标定的,当测量其他气体时还需要进行换算;其次,现有的流量计主要适用于测量大流量气体,而对于微量气体的变化则显示不明显,难于调控;再次,现有技术的流量计需要手动调节,且需要人为随时观察和调整,因而比较麻烦和不便。
同时,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的,但是对于整个配气仪来说,还存在其他的技术缺陷,例如没有过滤装置,这使得进入气调试验箱的气体纯不够洁净,从而对试验的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有些配气仪中在混合器与试验箱之间不设置抽气装置,从而使得混合器中的气体不能通过长距离的管路流畅地进入试验箱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过滤装置和抽气装置以及具有质量流量控制器的配气仪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包括:数个平行设置的输气管道,其中每个输气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和过滤器;混合器,其进气口和所述数个平行设置的输气管道的安装有过滤器的一端相连通;抽气泵,其进气口和所述混合器的出气口连接。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数个质量流量控制器还通过相应的信号线连接有数个显示面板。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数个过滤器为三个,且分别连接至氮气气源、氧气气源和二氧化碳气源。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数个质量流量控制器为三个。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数个质量流量控制器和所述氮气气源、氧气起源和二氧化碳气源之间还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数个显示面板为三个。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连接至使气点。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抽气泵之间还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质量流量控制器来测量气体的流量和质量,从而不需要人工阅读和换算。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抽气装置,一方面再次保证了气源的清洁,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混合后的气源更加流畅地进入气调试验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试验箱用配气仪,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输气管道,分别为氧气输气管道、氮气输气管道和二氧化碳输气管道。且每个输气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和过滤器。这样,总共有三个质量流量控制器,它们分别地控制流经所述三个输气管道中的氧气气源、氮气气源和二氧化碳气源的流量。每个质量流量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显示面板,这样总共有三个显示面板来分别地显示流经各个输气管道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配气仪还包括进气口和三个平行设置的输气管道的安装有过滤器的一端相连通的混合器,而混合器的出气口和抽气泵连接。这样,流经三个输气管道的气体经过混合器的作用便可以经由抽气泵抽送至使气点。
为了便于控制气体的流量,在氧气气源、氮气气源和二氧化碳气源与三个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分别还设置有控制阀,这样通过这三个控制阀便可以控制各路气体的通断。而为了便于控制从混合器出来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在抽气泵和混合器之间也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控制通断,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流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光,未经郭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配置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下一篇:深度检测的光栅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