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遮阳防眩镜旋转切换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4346.8 | 申请日: | 201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岳松;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岳松;杨虎 |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防眩镜 旋转 切换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遮阳和/或防眩镜支架,尤其是一种在不需要摘下支架的情况下,就可以方便的在遮阳镜或防眩镜之间实现交替切换的车用遮阳防眩镜旋转切换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用遮阳镜或防眩镜是由固定支架,镜片组成,镜片固定在转轴上,使用时用手放下镜片,悬挂在驾驶员视线前方,起到防止眩光或者强光的作用。如中国专利文献CN2787489所公开的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它是在一幅镜架上通过更换不同的功能的镜片来实现有白天防强光,夜晚防眩光的目的,使用时必须根据其使用的时间来选择不同的镜片,这样,当其中一块镜片被使用时,另外一块镜片就被闲置存放;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09814公开的一种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它包括日光防眩镜面板和夜间防眩镜面板,在日光防眩镜面板上固定镜面支架,在夜间防眩镜面板上固定有镜面支架,镜面支架和镜面支架分别安装在位于汽车驾驶室内遮阳板上方和下方的托板上。这种防眩镜将日光防眩镜面板和夜间防眩镜面板通过安装带固定在汽车驾驶室内遮阳板上方和下方的托板上,可以方便的更换日夜的使用模式,而不用更换面板。但是,这种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在更换日夜使用模式时,还需要将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从汽车的遮阳板上取下来,翻面后再套在遮阳板上才可实现日夜模式的更换。中国专利文献CN201457231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眩镜,包括固定板,防眩镜支架及支架固定座,还包括伸缩板,所述的支架固定座至少为两个且成型为一体,所述的支架固定座设于固定板下部;将两个支架固定座成型为一体,并将遮阳镜和防眩镜分别设于两个固定座上,在选择日夜使用模式时,不需要摘下遮阳防眩镜,只需要将其中的所需要使用的镜面向下垂直,而另一个不使用的镜面折叠即可以实现日夜使用模式的交替切换,使用起来更方便。
上述三种类型的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是目前公知的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的典型代表,但是,上述三种类型的汽车日夜两用防眩镜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在更换日夜使用模式时,镜片的切换不是十分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更方便地切换遮阳镜和防眩镜使用位置的车用遮阳防眩镜旋转切换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用遮阳防眩镜旋转切换支架,包括用于与汽车驾驶室部件连接的装夹部,在所述装夹部设有用于使横梁旋转的旋转机构,在所述旋转机构下面设有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镜片固定件和第二镜片固定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有第二通孔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装夹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在所述上横梁夹持件上设有至少对钩耳,所述钩耳卡在所述环形槽内使所述中间连接件与上横梁夹持件活动连接,在所述上横梁夹持件上设有轴向布置的弹簧,在弹簧顶端设有定位珠,在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底面上设有定位孔,当定位珠卡在所述定位孔内时,将所述所述中间连接件与上横梁夹持件相对固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夹部包括带第一圆弧面的第一装夹件和带第二圆弧面的第二装夹件,所述第一装夹件设在第二装夹件之上,与所述中间连接件固定连接,并将第二装夹件的平面部分夹在其间,在所述第二装夹件的平面部分的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件那一面的底面上设有只允许所述第二装夹件向外拉出的单向齿槽,在所述所述中间连接件上底面外沿设有定位齿及手柄,当所述第二装夹件被拉到预定位置后,所述定位齿卡在所述单向齿槽内,将所述第二装夹件定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旋转机构将装夹部与横梁连在一起,这样就实现了让车用遮阳镜和防眩镜可以实时切换到同一位置功能,可以让遮阳镜和防眩镜同时满足使用位置要求。且镜片的切换操作变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锁定圆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定位槽朝上)。
图6是锁定圆片与横梁组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定位状态)。
图7是锁定圆片与横梁组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非定位状态)。
图8是图1中装夹部与中间连接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中间连接件与上横梁夹持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岳松;杨虎,未经吴岳松;杨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急制动误踩油门保护装置
- 下一篇:可自动折叠的导向轮和导向轮的折叠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