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4342.X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强;靳晓龙;向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52340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加油站都建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占地面积较大,投资成本较高,一旦建立便很难拆除或移动。因此,会出现以下情况:1、在某些城市建筑物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尽管人们确实需要加油站,但由于受空间限制,根本无法建立固定、规模较大的加油站;2、在某些地域,尽管人们确实需要加油站,但由于长远规划所限,没人愿意去建一个随时面临拆除的固定加油站;3、在某些车辆流量不够大的地域,尽管人们确实需要加油站,但从投资收益方面考虑,没人愿意去建一个较难获得收益但成本较高的固定加油站。所以目前许多需要确实需要加油站的地区,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加油站的建立,因而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易于拆除的加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加油系统,包括加油机、油罐、出油管,所述加油机和所述油罐通过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其内具有空腔的箱体,所述加油机和油罐置于所述箱体空腔内。
优选地,上述加油系统还设置有给所述油罐加油的加油装置,该加油装置包括加油管、装油口、油泵、连通所述装油口和所述油泵的软管、以及驱动所述油泵的防爆电机,所述装油口与所述油罐通过所述加油管连通。
优选地,上述加油系统还设置有与所述油罐连通的液位计。
优选地,上述加油系统还设置有与所述液位计和防爆电机连接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液位计感应的液位控制所述防爆电机的运转。
优选地,上述加油系统还设置有与所述油罐连通、且穿过所述箱体的阻火透气装置。
优选地,上述箱体上还设置有通气口。
优选地,上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将所述箱体空腔分成左右两个空腔;
其中,加油机和加油装置设置于左空腔内,油罐设置于右空腔内。
优选地,上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左空腔分成前后两个空腔;其中,加油机设置于前空腔内,加油装置设置于后空腔内。
优选地,上述箱体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地,上述油罐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加油系统设置有将加油机和油罐置于其空腔内的箱体,箱体可以如集装箱运输一样挂至车上,进行迁移或运输,因此与现有技术固定的加油站相比,本实用新型加油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易于拆除、移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加油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加油系统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油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加油机10、油罐20、出油管30,加油机10和油罐20通过出油管30连通,加油系统还包括其内具有空腔的箱体40,加油机10和油罐20置于箱体40空腔内。操作者通过加油机10给其他车辆和设备加油,操作使用方便。由于加油系统设置有将加油机10和油罐20置于其空腔内的箱体40,所以可以如集装箱运输一样将整个箱体40挂至车上迁移运输,因而该加油系统具有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易于拆除和移动的优点,即可以在空间较小、不适合建立固定加油站、车流量较小的、确实需要加油站的区域建立该加油系统,从而解决人们的加油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
如图1至图3所示,箱体40可以是如集装箱一样的长方体形状,当箱体40为长方体形状时,可使加油系统易于放置、迁移和运输;且可使箱体在同样空间大小情况下,获得较大的箱体40空腔容量。
较佳地,如图1和图3所示,还可在加油系统中设置用于给油罐20加油的加油装置50,其中,加油装置50包括加油管51、装油口52、油泵53、连通装油口52和油泵53的软管54、以及驱动油泵53的防爆电机55,装油口52与油罐20通过加油管51连通。并且在油罐20与加油管51连接处设置有球阀60,以控制油罐20与加油管51的连通或隔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4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底料的防腐蚀提取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流量式灌装机的灌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