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阻燃无纺布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3877.5 | 申请日: | 2011-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昊化纤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阻燃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阻燃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拿到无纺布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但是这种纤维或织物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带静电,给后道工序带来困难和麻烦。防止减少无纺布的表面静电,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纺布不能防静电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静电阻燃无纺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防静电阻燃无纺布,包括基质层,在基质层上方设有亲水膜,在基质层下方设有阻燃膜。防静电原理是用化学药剂施于纤维表面,增加其表面亲水性,以防止在纤维上积聚静电的工艺过程。纤维积聚静电与其吸湿性有关。合成纤维的吸湿性很低,表面电阻高,因而容易积聚静电。在基质层上设有亲水膜,提高纤维表面的吸湿性,降低表面比电阻,减少表面静电。阻燃膜可以使得无纺布被外加火源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自行熄灭。
作为优选,亲水膜为纳米金属氧化物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无纺布能够较好的防止静电。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使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基质层,2-亲水膜,3-阻燃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根据附图1,防静电阻燃无纺布,包括基质层1,在基质层1上方设有亲水膜2,在基质层1下方设有阻燃膜3。亲水膜2为纳米金属氧化物膜。防静电整理是用化学药剂施于纤维表面,增加其表面亲水性,以防止在纤维上积聚静电的工艺过程。纤维积聚静电与其吸湿性有关。合成纤维的吸湿性很低,表面电阻高,因而容易积聚静电。在基质层上设有亲水膜2,提高纤维表面的吸湿性,降低表面比电阻,减少表面静电。阻燃膜3可以使得无纺布被外加火源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自行熄灭。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昊化纤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昊化纤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栅灯单板发光体组件
- 下一篇:药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