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拉式吸脂栓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3423.8 | 申请日: | 2011-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拉式吸脂栓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式吸脂栓器。
背景技术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有多种多样,但发病的原理一样,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堆积成脂栓,就形成一个个痤疮,使面相发生异样。
只要把脂栓从毛囊皮中消除,其表皮就会消平,恢复程度将比用药物治疗要快,且效果要快,所以好多患者会用手和器械机械挤压,但挤压很容易造成脂栓挤入真皮层内造成进一步的深层炎症,同时容易留下色素沉着和斑痕,尤其对斑痕体质的朋友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即使是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明显,且治疗周期较长。只有把脂栓从毛囊皮中消除,皮肤才能消平和愈合。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由于挤压造成脂栓挤入真皮层而形成的不良后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脂栓从毛囊皮中吸出的手拉式吸脂栓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手拉式吸脂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筒外壳,所述圆筒外壳内的安装有手拉式活塞杆,所述手拉式活塞杆与圆筒外壳内壁间安装有圆形密封圈,所述圆筒外壳的前端设有比圆筒外壳直径小的吸口,所述吸口上安装有密封套圈。
进一步,所述手拉式活塞杆的活塞端开有凹槽,所述圆形密封圈卡装在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圈是透明塑料制作的密封套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使用前,先对患者的痤疮处,用手术针刺破一小口,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拉式吸脂栓器的密封套圈对准此处,贴合人体皮肤,用手拉动手拉式活塞杆,使圆筒外壳中的密闭容积增大,产生一定的吸力,随着手拉式活塞杆的活塞端与圆筒外壳的前端吸口的距离增大,其吸力会逐渐增大,堵塞在毛孔中的脂栓就会吸入透明的圆筒外壳中。 其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患者独自可以操作、并且不会损伤皮肤,更不会把脂栓挤入真皮层而形成不良后果;并且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皮肤,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手拉式吸脂栓器,包括一圆筒外壳1,所述圆筒外壳1内的安装有手拉式活塞杆2,所述手拉式活塞杆2与圆筒外壳1内壁间安装有圆形密封圈3,所述圆筒外壳2的前端设有比圆筒外壳2直径小的吸口4,所述吸口4上安装有密封套圈5。
所述手拉式活塞杆2的活塞端开有凹槽,所述圆形密封圈3卡装在凹槽内。
所述密封套圈5是透明塑料制作的密封套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使用前,先对患者的痤疮处,用手术针刺破一小口,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拉式吸脂栓器的密封套圈5对准此处,贴合人体皮肤,用手拉动手拉式活塞杆2,使圆筒外壳1中的密闭容积增大,产生一定的吸力,随着手拉式活塞杆2的活塞端与圆筒外壳1的前端吸口4的距离增大,其吸力会逐渐增大,堵塞在毛孔中的脂栓就会吸入透明的圆筒外壳1中。 其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患者独自可以操作、并且不会损伤皮肤,更不会把脂栓挤入真皮层而形成不良后果;并且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重复使用。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3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