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纯硝酸的精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1875.2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戈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润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32;C01B2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硝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更具体说是一种精馏超高纯硝酸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数纯无机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吸水性能强,具有氧化性,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起化学反应。还能与多种有机物作用,发生磺化、磷化、脱水等反应。无机酸在实验室,工业上应用很广泛。我国的电子工业在飞速发展,因此,芯片制造行业也在突飞猛进,而用于芯片的清洗和腐蚀,需要超高纯的硝酸,一个浓度大于68wt%的硝酸源,它的纯度对芯片的成品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芯片的氧化膜越来越薄,对硝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已有超高纯硝酸的制备工艺出现,如亚沸蒸馏法、精馏法,但设备投资大,生产工艺复杂,非一般化工厂所能接受。有关无机酸的提纯设备及生产工艺的专利也较多,但均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设备投入资金高、操作工艺复杂、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入资金低、维护方便的硝酸精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超高纯硝酸的精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塔釜、吸附室、冷凝器组成,所述塔釜下部呈并联的双筒状,在所述的双筒状塔釜内分别设有螺旋加热管,将所述加热管的端部设置在塔釜外部,在所述双筒状的塔釜下端设有超高纯硝酸的进口,所述塔釜的上部为单筒状的吸附室,在所述吸附室的上下均设有一块带孔的隔板,在所述隔板中间设有吸附材料,所述塔釜在设有吸附材料的两端分别设有清洗液的入口与出口,在所述吸附室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内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为冷却水的进口与出口,在所述冷凝器的下端设有成品超高纯硝酸的输出管。
为了提高吸附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无机酸得体纯度和提纯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清洗液入口经管路、阀门及液泵与清洗液的储罐连接,所述清洗液出口经管路、阀门与清洗液的回收池连接。
为了有效地控制精馏的流量,以及为了防止过多吸附材料的清洗液流入塔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双筒状塔釜的下部与单筒状吸附室之间设有阀门。
为了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线有的热蒸汽源,同时为了简化极热装置的结构,提高加热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热管与热蒸汽源连接。
为了简化加热装置的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加热管内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电源连接,所述的加热管为瓷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该精馏装置提纯超高纯硝酸的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投入资金少、提纯后超高纯硝酸的的纯度高、维护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高纯硝酸的精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釜;2、吸附室;3、冷凝器;4、螺旋加热管;5、加热管的端部;6、进口;7、8、隔板超高纯硝酸的进口;9、吸附材料;10、入口;11、出口;12、管路;13、螺旋管;14、入口;15、出口;16、超高纯硝酸的输出管;1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超高纯硝酸的精留装置,由塔釜1、吸附室2、冷凝器3组成,所述塔釜1下部呈并联的双筒状,在所述的双筒状塔釜1内分别设有螺旋加热管4,将所述加热管的端部5设置在塔釜1的外部,在所述双筒状的塔釜1下端设有超高纯硝酸的进口6,所述塔釜1的上部为单筒状的吸附室2,在所述吸附室1的上下均设有一块带孔的隔板7、8,在所述隔板7、8中间设有吸附材料9,所述塔釜1在设有吸附材料9的两端分别设有清洗液的入口10与出口11,在所述吸附室2的上端通过管路12与所述冷凝器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冷凝器3内设有螺旋管13,所述螺旋管13的两端为冷却水的进口14与出口15,在所述冷凝器3的下端设有成品超高纯硝酸的输出管1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吸附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无机酸得体纯度和提纯效率,所述清洗液入口10经管路、阀门及液泵与清洗液的储罐连接,所述清洗液出口11经管路、阀门与清洗液的回收池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地控制精馏的流量,以及为了防止过多吸附材料的清洗液流入塔釜,在所述双筒状塔釜1的下部与单筒状吸附室2之间设有阀门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润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润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