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1858.9 | 申请日: | 2011-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东;马太林;戴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30 | 分类号: | F16C33/30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支承 新型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支承,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的堵塞。
背景技术
现有回转支承的堵塞是圆柱体,通常是通过圆锥销将堵塞固定在回转支承座圈上(内圈或外圈上),即在内圈或外圈上位于堵塞的部位轴向钻锥度为1:50的锥销孔,将锥度为1:50的锥销装入锥销孔内,且锥销无凸出,但随着回转支承应用领域的拓展,如冶金设备、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要求回转支承结构尺寸紧凑、且必须高强度、长寿命、可靠性强,若采用常规堵塞,受其结构、尺寸的限制,势必会因加工了锥销孔而大大降低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当回转支承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往往易发生断裂,从而降低了回转支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可有效地减少回转支承的径向尺寸,尤其是提高薄型回转支承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有利于薄型回转支承的市场开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包括外圈、内圈、堵塞、钢球和隔离块,钢球与隔离块圆周均布地依次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环形滚道中,在外圈的左部对应于滚道的部位径向开设圆柱形堵塞孔,在此堵塞孔中滑动安装堵塞,其特征是:该堵塞呈圆柱体,该堵塞的右端开设有内凹的且半径与钢球半径相同的圆弧面,该堵塞的左端带有上置的矩形的定位板,且此定位板的右侧面为与外圈的外圆周面相贴合的圆弧面,在定位板上开设径向的沉头通孔,安装时,在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圆周面上对应于各沉头通孔的部位分别开设螺纹盲孔,在定位板上的沉头通孔中安装连接螺栓并拧进各螺纹盲孔中,将堵塞固定在外圈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结构合理,成本低,容易加工,同时装配方便,能有效地减少回转支承的径向尺寸,进一步拓展回转支承的应用领域。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的主剖视(半剖)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放大示意图。
图1、图2中:1、外圈 2、堵塞 3、连接螺栓 4、钢球 5、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回转支承的新型堵塞,包括外圈1、内圈5、堵塞2、钢球4和隔离块,钢球4与隔离块圆周均布地依次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外圈1与内圈5之间的环形滚道中,在外圈1的左部对应于滚道的部位径向开设圆柱形堵塞孔,在此堵塞孔中滑动安装堵塞2,其特征是:该堵塞2呈圆柱体,该堵塞2的右端开设有内凹的且半径与钢球4半径相同的圆弧面,该堵塞2的左端带有上置的矩形的定位板,且此定位板的右侧面为与外圈1的外圆周面相贴合的圆弧面,在定位板上开设径向的沉头通孔,安装时,在回转支承外圈1的外圆周面上对应于各沉头通孔的部位分别开设螺纹盲孔,在定位板上的沉头通孔中安装连接螺栓3并拧进各螺纹盲孔中,将堵塞2固定在外圈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水循环冷却的轴承座装置
- 下一篇:推力滚子四点球转盘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