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发酵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1816.5 | 申请日: | 201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军;何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和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制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生物发酵工程多使用发酵罐进行发酵,生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尽快将多余的热量散发掉就会影响生物发酵的质量,目前,生物发酵罐采用的是盘管或竖管冷却,盘管或盘管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达不到生产要求,并且盘管或盘管冷却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整个发酵罐的生产,给生产企业带巨大的经济损失,盘管或盘管冷却质量不高,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维修复杂,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发酵罐,所述的双层发酵罐由电机、检修孔、搅拌齿、搅拌轴、内壳、外壳、进水口、支架、出料口、进料口、进气管、出水口组成,其特征是双层发酵罐由设置在内侧的内壳和设置在外侧的外壳组成,内壳和外壳设置为竖向胶襄形,内壳和外壳的中心轴线位置上设置搅拌轴,搅拌轴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搅拌齿,搅拌轴的上端设置电机,外壳的上端设置检修孔和进料口,外壳的下端设置支架和出料口,外壳的下端一侧设置进水口,外壳的上端另一侧设置出水口,出水口的一侧设置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壳和外壳,其特征在于内壳和外壳形成一个夹层,夹层中注入循环水,循环水起冷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层发酵罐冷却效果好,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电机,2.检修孔,3.搅拌齿,4.搅拌轴,5. 内壳,6. 外壳,7. 进水口,8. 支架,9. 出料口,10. 进料口,11. 进气管,12.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双层发酵罐由电机1、检修孔2、搅拌齿3、搅拌轴4、内壳5、外壳6、进水口7、支架8、出料口9、进料口10、进气管11、出水口12组成,其特征是双层发酵罐由设置在内侧的内壳5和设置在外侧的外壳6组成,内壳5和外壳6设置为竖向胶襄形,内壳5和外壳6的中心轴线位置上设置搅拌轴4,搅拌轴4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搅拌齿3,搅拌轴4的上端设置电机1,外壳6的上端设置检修孔2和进料口10,外壳6的下端设置支架8和出料口9,外壳6的下端一侧设置进水口7,外壳6的上端另一侧设置出水口12,出水口12的一侧设置进气管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壳5和外壳6,其特征在于内壳5和外壳6形成一个夹层,夹层中注入循环水,循环水起冷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层发酵罐冷却效果好,维修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和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和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糖高效浓缩复合装置系统
- 下一篇:生物弃料综合利用增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