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脑内血肿定向引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1672.3 | 申请日: | 201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何黎民;冀建文;王兵;马骏;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黎民 |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肿 定向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等脑内血肿的穿刺外引流手术的皮肤固定式可调的脑内血肿定向引流管。
背景技术
脑出血是目前多发病,微创脑内血肿的穿刺引流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常用、简易、有效的方法,目前常规使用的脑内血肿引流管一是前端为多孔型,引流孔分布于引流管的不同方向,因为孔多所以每个孔口的孔径较小,引流不充分,二是由于引流管置于血肿中心区域,高于引流管水平位置的血肿因血肿自身重力作用易于引出,低于引流管水平的血肿不利于引流,三是孔口无方向性,无法定向引流,四是定向引流需根据术后血肿排出的情况,不断调整管口方向,目前引流管无法牢固固定引流管,难以避免发生旋转,对引流方向无法进行多次精确调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引流效果好、术后可调、可控引流方向的脑内血肿定向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脑内血肿定向引流管,设有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的前端部设有一个最小直径等于引流管直径的引流孔,引流管的管壁上设有引流孔孔口方向标记刻线,孔口方向标记线一般设在引流管的后端部,以方便操作,提高引流效果,引流管的管壁上设有引流管长度刻度线,引流管长度刻度线一般设在引流管的前部或中部,可以准确把握置入深度,以方便操作,提高引流效果;刻度线同时可作为引流孔孔口方向标记线,在术中、术后可依据刻度线判定引流孔方向。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引流管上设有皮肤固定器,皮肤固定器设有底座,底座分为皮肤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非接触面设有引流管定位凹槽,底座上设有引流管穿入孔,底座的侧面设有引流管方向控制凹槽,凹槽内设有引流管方向控制夹,引流管方向控制夹由连接线与引流管定位凹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流孔一般呈椭圆形,以方便脑内血肿的引出,并可防治在置入、拔除引流管时,损伤血管,导致发生新的颅内出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引流管头端为单孔型,孔径较大,与管径相等,大孔径利于引流,二是引流管带有刻度,可以准确把握置入深度,刻度线还作为孔口方向标识,便于引流管置入后孔口对准目标血肿,和术后必要时调整孔口方向,四是引流管置于平卧位时的血肿下极,孔口对准血肿主体区,一方面便于抽吸,另一方面可充分利于血肿自身重力作用,便于引出,引流过程中可通过旋转引流管改变孔口方向,解决不同方位残余血肿,五是管径大小与立体定向头架相匹配,可在立体定向下更精确地定位、引流,六是皮肤固定器可充分固定引流管,避免单纯缝线固定引起的引流管深度的变化,七是皮肤固定器为可调型设计,术中、术后利用手术缝线结扎方向控制夹,可方便解除原有固定,依据需要调整引路方向、深度后再次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皮肤固定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脑内血肿定向引流管,设有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引流管1,引流管1所使用的材料及生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引流管1的前端设有一个最小直径等于引流管直径的引流孔2,引流孔2呈椭圆形,孔口斜面较长,可避免损伤颅内血管,引流管1上设有引流孔开口方向标记线3,孔口方向标记线3延伸至引流管全长,便于术中、术后确定引流孔2的指向,方向标记线3同时作为引流管长度刻度线4的一部分,引流管长度刻度线4刻度的原点为引流孔2中心,便于读取引流孔2中心距皮肤的距离,利于控制穿刺深度,引流孔2中心距引流管最前端长度固定,为12mm,刻度最小标记单位为0.5cm,刻度数字5标识于每一厘米整数标识线上,刻度数字5为阿拉伯数字,共标识17cm,标记线3、刻度线4以及刻度数字5均为白色,与红色血液呈现显著对比,利于观察,读取数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引流管1上设有皮肤固定器,皮肤固定器设有底座6,底座6分为皮肤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非接触面设有引流管定位凹槽7,底座6上设有引流管穿入孔,底座6的侧面设有引流管方向控制凹槽,凹槽内设有引流管方向控制夹8,引流管方向控制夹8由连接线与引流管定位凹槽7相连接,方向控制夹8的引流管接触面为锯齿状,利于牢固固定引流管1,在侧面方向控制凹槽内,方向控制夹8与皮肤固定器接触间留有空隙,允许十号手术缝线通过,用于结扎方向控制夹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引流管头端为单孔型,孔径较大,与管径相等,大孔径利于引流,二是引流管带有刻度,可以准确把握置入深度,刻度线还作为孔口方向标识,便于引流管置入后孔口对准目标血肿,和术后必要时调整孔口方向,四是引流管置于平卧位时的血肿下极,孔口对准血肿主体区,一方面便于抽吸,另一方面可充分利于血肿自身重力作用,便于引出,引流过程中可通过旋转引流管改变孔口方向,解决不同方位残余血肿,五是管径大小与立体定向头架相匹配,可在立体定向下更精确地定位、引流,六是皮肤固定器可充分固定引流管,避免单纯缝线固定引起的引流管深度的变化,七是皮肤固定器为可调型设计,术中、术后利用手术缝线结扎方向控制夹,可方便解除原有固定,依据需要调整引路方向、深度后再次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黎民,未经何黎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泄漏探测方法
- 下一篇:用于制造全封闭避雷器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