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后预应力测试片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1664.9 | 申请日: | 201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喜元 |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测量锚固后预应力的测试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迅猛发展,预应力体系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这些项目工程中。预应力体系的锚固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张力,是重要的设计及施工指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施工期间,存在着锚后预应力的大小不明确现象。并且在使用期间,会出现预应力的松弛,造成工程隐患。因此,测量锚下现存的有效预应力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对于锚下预应力测量方法主要分为:千斤顶液(油)压测试法、锚下传感器测试法、静态应变测试法、弦振测试法、磁通量测试法及光纤传感器法等。这些测试方法中的成套技术设备在国内少有,且体积大、质量重,测量仪器昂贵、成本很高,工程上仍无法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体形薄小、质量轻微、制造成本低廉、测量操作方便的锚后预应力测试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锚后预应力测试片,包括上下表面为绝缘层的测试片主体,测试片主体内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与上下表面相平行的金属铂片,相邻两层金属铂片之间设有绝缘膜,每层金属铂片向外引出有可与外部测量设备连接的测量接头,所述测试片主体上设有可使预应力筋穿过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试片主体上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的周边环绕设置有金属铂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试片主体上设有多个通孔,由多个通孔组成的通孔群的外周边环绕设置有金属铂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试片主体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的周边环绕设置有金属铂片,环绕在每个通孔周边的金属铂片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均向外引出有可与外部测量设备连接的测量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铂片由若干片小金属铂片组成,相邻小金属铂片之间设有电性绝缘膜,每片小金属铂片上均向外引出有可与外部测量设备连接的测量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表面为绝缘层的测试片主体,测试片主体内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与上下表面相平行的金属铂片,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锚垫板和锚头之间,这样锚垫板、金属铂片及锚头间形成电容。在施加预应力前,测量出锚垫板、金属铂片及锚头之间的电容值,然后在施加预应力过程中或施加预应力之后,测试片主体被挤压变薄,锚垫板、金属铂片及锚头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再测量出锚垫板、金属铂片及锚头之间的电容值,根据前后电容值的不同,推算出所施加的预应力值,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可靠、简单易行。且随时可以检测锚下有效预应力,为预测预应力砼结构的安全隐患提供了捷径,是该类结构健康监测中经济、可靠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与外部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制造成本低的锚后预应力测试片,包括上下表面为绝缘层2的测试片主体1,测试片主体1内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与上下表面相平行的金属铂片3,金属铂片3的层数越多,其测出来的参数就越多,其测量结果就越精确。在本实施例中,测试片主体1内设有两层与上下表面相平行的金属铂片3。相邻金属铂片3之间设有绝缘膜4,每层金属铂片3向外引出有可与外部测量设备连接的测量接头31,所述测试片主体1上设有可使预应力筋穿过的通孔1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测试片主体1上设有多个可使预应力筋穿过的通孔11,使每条预应力筋均有与其相对应的通孔11,方便安装和排列。每个通孔11的周边环绕设置有金属铂片3,环绕在每个通孔11周边的金属铂片3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均向外引出有可与外部测量设备连接的测量接头31。通过测量接头31可准确地测出每个通孔11周边的电容值,即可推算出每个通孔11内的预应力筋的受力情况。进一步,亦可将金属铂片3环绕设置在由多个通孔11组成的通孔群的外周边,这样可直接测出预应力束的整体受力情况。当然在这里,亦可将上述两种方案结合使用,这样测量出来的参数将更加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喜元,未经刘喜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用于轴流式涡轮机的导向叶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