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低压电源四桥振荡功率合成无极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1325.0 | 申请日: | 2011-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阮树成;阮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雪芬 |
主分类号: | H05B41/38 | 分类号: | H05B4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低压 电源 振荡 功率 合成 无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直流低压电源四桥振荡功率合成无极灯。
背景技术
在汽车、火车和船只没交流电源或野外露营休闲供电不便的场合,采用直流低压电源的无极灯可产生较强的光照亮度,高频能量耦合线圈激发管壁等离子体通过荧光粉光电转换产生光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光线柔和宜人,使用寿命长。然而,无极灯是一种气体放电产生光亮,引燃后稳定工作电压为90V-140V,灯管电流至少在数百毫安。要求振荡输出功率足够大,电源电压较低时电流就必须增大。而且,大电流振荡三极管功耗温升引起管子电压、电流变化,同时大电流温升也使线圈磁性导磁率下降电感量减小,严重的发生磁饱和电感变得很小,进而影响灯管电压和电流改变,灯管发光亮度不稳定。甚至烧坏器件。此外,增设调光功能可适合不同照明需要,在不需要强光照明时,降低光射强度以节约耗电量,减小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直流低压电源供电,拖动大功率灯负载的一种直流低压电源四桥振荡功率合成无极灯。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由直流低压电源和逆变器与无极灯管,还包括逆变器由四个全桥振荡器和可调脉冲发生器、三个相加耦合器、灯管电路、过载检测保护电路组成,三个相加耦合器分为第一相加耦合器、第二相加耦合器、第三相加耦合器,四个全桥振荡器分为全桥振荡器6a、全桥振荡器6b和全桥振荡器6c、全桥振荡器6d,分别由铁氧体磁性变压器T1、T2和T3、T4初级电感并联电容为谐振回路,谐振回路两端分别并接两个PNP大功率振荡管集电极和两个NPN大功率振荡管集电极,两个PNP大功率振荡管发射极接直流低压电源正极,两个NPN大功率振荡管发射极接地,互补串馈供电,四个大功率振荡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快速恢复二极管,谐振回路两端还并联交叉耦合对管到基极电阻静态偏置和电容正反馈构成桥振荡器,两个NPN大功率振荡管基极并接控制信号接口管集电极,接口管基极、集电极接电压负反馈偏置电阻,发射极接地,可调脉冲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入四个全桥振荡器接口管控制调光,全桥振荡器6a和全桥振荡器6b输出功率分别由铁氧体磁性变压器T1、T2次级电感反相接入第一相加耦合器初级电感一阶功率合成,全桥振荡器6c和全桥振荡器6d输出功率分别由铁氧体磁性变压器T3、T4次级电感反相接入第二相加耦合器初级电感一阶功率合成,第一相加耦合器和第二相加耦合器次级电感反相接入第三相加耦合器初级电感二阶功率合成,第三相加耦合器次级电感升压接入灯管电路,其灯管电路输入并接吸收尖峰脉冲串联的电阻、电容,然后接串联谐振电路电感、电容,再连接两个耦合线圈,其两个耦合线圈磁环套在闭合的无极灯管上,过载检测保护电路由灯负载电流经磁环电感感生电压二极管检波,检测电压接入接口管控制振荡管,可调脉冲发生器电源端接入直流低压电源;
其中,可调脉冲发生器由时基集成电路、电位器与电阻、充电电容及二极管组成,电位器一端串联二极管,另一端接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二和第六脚,并在时基集成电路第七脚并接串联的二极管与电阻,在第七脚经另一个电阻接入电源,电位器中点滑动端接充电电容,滑动电位器构成连续可调的脉冲发生器,经三极管功率放大输出信号接入四个全桥振荡器接口管控制调光。
本实用新型产生有益的积极效果是:直流低压电源供电四桥振荡二阶功率合成,获取大功率灯负载高光效,脉冲大范围调光,振荡电路互补串馈供电,电源电压高电流小,显著降低功耗,输出功率大。阻容交叉耦合四桥振荡功率合成不仅高效,集电极电流相位相反三阶和高阶奇次谐波为零,偶次谐波相互抵消,负载输出为纯正弦波,频谱纯净低噪声。广泛用于没交流电源或供电不便的场合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理方框图
图2全桥振荡器电路
图3四桥振荡功率合成与灯管及过载检测保护电路
图4可调脉冲发生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雪芬,未经阮雪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