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弯管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01197.X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周兴江;袁尉卿;张建超;刘祥生;丁卫东;邓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28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弯曲管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经常会需要将直的管材弯制成弯管使用,弯管机采用主动轮与从动轮相配合的工作方式,利用轮子间切面的挤压将直管变为弯管。典型的弯管机使用两个以上的从动轮和其间的一个主动轮和配合工作,由于只有一个主动轮,直管在弯制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只能在一个主动轮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工作状态不够平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弯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机工作状态不够平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方案中的一种多功能弯管机,包括机体和设在机体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两个主动轮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两个主动轮配合一个从动轮的工作方式,相比只有一个主动轮而言,直管上不止一个部位受到来自主动轮的前进动力,工作过程更稳定;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弯管机需要将圆管送至中部的动力轮上,之后依靠中部的动力轮带动圆管完成弯管的工作,而在本方案中,两端的主动轮使得圆管可以更方便送入多功能弯管机。工件可以水平位放置,安全性好,便于测量弯制精度,当构件弯制超过规定曲率时,还可方便地将构件反向顶弯矫正。
进一步: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与塔机回转机构动力输出端配合的齿轮。可以采用中小型塔机的回转机构作为多功能弯管机的动力,在工地上当工程完工后而暂无同类工程时,易于将机构及时处理,提高了现有建筑环境中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了不合理的资源占用。
进一步:所述从动轮上设有顶紧装置。顶紧装置可以调节从动轮的位置,籍以改变动力轮和从动轮的相对位置,从而弯制出不同弧度的弯管。
进一步:所述顶紧装置是千斤顶或油缸。千斤顶或油缸都是建筑工地上相对容易取得的设备,设备装配更方便,无需专门的顶紧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在此不再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中的多功能弯管机包括一简易的型钢制成的机体1,从动轮3位于两个主动轮2之间偏下的位置,机体1上的两个主动轮2和一个从动轮3呈三角形排列,主动轮2和从动轮之3的环面上均设有与圆管4配合的凹槽。
主动轮2的轴的后端设有齿轮21,机体1的后方还固定安装有塔机回转电机5,齿轮21与塔机回转电机5的输出齿轮51相啮合,主动轮2转动的动力就来自于塔机回转电机5。另外在从动轮3的下方还安装有可令其纵向上下位移的千斤顶6。直的圆管4通过主动轮2和从动轮之3间切面的相互挤压成弯的圆管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将所述的千斤顶等同替换为液压油缸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1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直铆模具
- 下一篇:一种工件夹紧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