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0992.7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芦宏斌;李如华;范晓逶;黄传伟;黄英;熊小江;梁晓会;王晓宁;孙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F26B25/06 | 分类号: | F26B25/06;F26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真空 冷冻 干燥机 干燥 捕水器 一体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冷阱是冷冻干燥机冻干物料和捕集水汽的核心部件。通常这两个部件一般分为两个腔体,干燥室和冷阱通过管路进行连接。这一方面使得干燥室和冷阱的捕水器互不干扰,减少两者之间的冷热损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冷冻干燥机的结构庞大,外形臃肿,以及管路连接处容易出现泄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常用的真空冷冻干燥机中由于干燥室和冷阱一般分为两个腔体,造成了冷冻干燥机的结构庞大,外形臃肿,以及管路连接处容易出现泄漏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包括冻干仓,所述冻干仓内设置有多个搁板、断冷桥板和捕水器,所述断冷桥板位于隔板和捕水器之间,所述冻干仓上具有真空抽气口和出水管,所述真空抽气口靠近捕水器设置,所述出水管位于捕水器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多个隔板相互平行设置在冻干仓内。
进一步,所述断冷桥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断冷桥板上具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呈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既能减少干燥室和捕水器的冷热损耗,又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功能完善,气路良好以及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应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干燥室和捕水器一体化结构包括冻干仓1,所述冻干仓1内设置有多个搁板2、断冷桥板3和捕水器4,所述断冷桥板3位于搁板2和捕水器4之间,所述冻干仓1上具有真空抽气口5和出水管6,所述真空抽气口5靠近捕水器4设置,所述出水管6位于捕水器4的下方。所述断冷桥板3由传热系数极低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用于隔绝搁板2与捕水器4之间的冷热交换。所述断冷桥板3上分布了多个通孔,使得水蒸气能够很快的从搁板2传送到捕水器4,并被捕水器4捕获。所述捕水器4下方是一呈漏斗状的出水管6,便于捕水器4化霜后的水能够很快的从出水管6流走而不残留。同时由于所述断冷桥板3的还能隔绝化霜后的水,避免水流入搁板1一侧而不方便擦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未经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节能辊道窑的异形传动装置
- 下一篇: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