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热能转换烹饪金属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0934.4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伟;曾绍春;詹德勇;彭建华;栗智灵;彭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怡莲礼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22 | 分类号: | A47J27/022;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热能 转换 烹饪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热能转换烹饪金属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锅,一是底部为平底,受热面即为底面积,其受热面受到了限制。二是有的金属锅底面虽然有若干均匀的凹槽,但深度很浅,其底部的表面积的增大远远不够,凹槽的横截面多为矩形、三角形,受热不够均匀,影响了热能的转换。矩形或三角形凹槽还容易产生藏灰尘死角,很难清洁,而且,这种金属锅的底部为金属的本色,加上抛光工艺,有很强的反光作用,特别在红外线、热辐射的灶具上使用时,能够吸收的热量很少,大量的热能被反射掉,能量损耗很大,影响了热能的转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能转换效率高,受热的表面积大,受热均匀,便于清洁,吸收热能的高效热能转换烹饪金属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热能转换烹饪金属锅,包括金属锅体,所述金属锅体底部设有若干圈凹槽,该若干圈凹槽的横截面为正弦波形状,所述金属锅体底部的内侧是平面,外侧是正弦波形状。
其中,所述金属锅体底部为外表面进行硬质氧化的锅体底部或设有亚黑喷涂层的锅体底部。
其中,所述金属锅底部的中央部位为凹形。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底部设有若干圈凹槽,且若干圈凹槽的横截面为 正弦波形状,金属锅体底部表面积加大,在电陶炉、明火等炉灶上使用时受热面积加大,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当金属锅体底部采用导磁金属材料,在电磁炉上使用时,导磁面积增加,提高热能转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圈凹槽的横截面为正弦波形状,波峰和波谷成弧形,较尖锐的三角形更耐磨损,受热均匀,便于清洁,能保证烹饪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壶体的外表面设有亚黑喷涂层,能够吸收各种光波,对热辐射的吸收能力强,特别是带有热作用的红外线,温度上升快,因此能够最大效率的吸收热能,提高热能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锅体底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C处的放大图。
图中,1、金属锅体;2、若干圈凹槽;3、正弦波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热能转换烹饪金属锅,由金属锅体1、若干圈凹槽2、亚黑喷涂层组成,其中,亚黑喷涂层在金属锅底的外表面,若干圈凹槽2的横截面为为正弦波形状3。所述金属锅体底部的内侧是平面,外侧是正弦波形状。金属锅体1底部的中央部位为凹形。
硬质氧化工艺流程如下:
工件→化学脱脂→碱蚀→酸蚀出光→化学氧化→发黑→封闭→干燥→成品。
化学脱脂:
用60~65℃碱性化学脱脂液处理工件约2min,除去工件表面的 油污,以保证碱蚀均匀,防止工件产生花斑。
碱蚀:
在60℃的NaOH(ρ(NaOH)=40~50g/L)溶液中碱蚀1~2min,以除去工件表面残存的自然氧化膜及变质合金层,并调整基体表面,使之均匀一致。为了减少腐蚀过程中沉淀的氧化铝絮凝物,可采用柠檬酸铵(ρ=10g/L)作为螯合剂。
酸蚀出光:
用H2SO4和HNO3体积浓度分别为15~20mL/L、3~5mL/L的酸蚀液中和残留碱,同时溶去挂灰附着物,使工件露出光洁的活性表面。
氧化着色:
氧化着色分两步,第1步采用传统的铬酸盐氧化工艺,对经前处理的工件及时进行化学氧化,以免再次污染或生成新的自然氧化膜,
经该步处理,可得到耐蚀性基本达标的氧化膜。
第2步为对经氧化处理的工件着黑色。采用着色剂,KMnO4为氧化剂,NiSO4为催化剂,并加HNO3调节pH值为5左右。工件在80~90℃处理约8min即可。
封闭:
可采用水解盐法进行封闭,在已形成的发黑膜孔隙中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将微孔堵塞。经封闭可进一步提高耐蚀性,增加光泽度。
喷砂处理、亚黑喷涂层工艺流程如下:
工件→打磨→除油→水洗→钝化→水洗→干燥→打磨→上挂→吹灰→底漆喷涂→面漆喷涂→罩光漆喷涂→自然晾干→烘烤→检测→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怡莲礼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怡莲礼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速器合套装配专机
- 下一篇:双列直插式紫外光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