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鱼双向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00612.X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强业;洪海平;张大海;王斌;王宪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7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活鱼短距离更换养殖池或鱼体检查的活鱼双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设备在生产性工业企业中应用甚广,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096247A类型的输送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输送带把物料从一方输送到另一地方;现有对活鱼类输送也有几种不同方式,如专利公开号为CN86104348A的一种运输活鱼的方法,包括在鱼群中诱导出鱼类不动综合症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在松散状态下鱼呈现出类似安眠的状态,然后把鱼输送到要求的地点,这种状态可由对鱼进行驱体上的限制以防运动和提供特殊含量的水来实现。如专利公告号为CN1482368Y的一种在养鱼围栏上使用的,能连续不间断进行鱼类起捕和鱼类输送的吸鱼泵,由大功率真空泵、换向阀、双结构吸鱼桶、电器控制柜、压力控制器和排鱼专用阀门、管道等组成,能连续不间断的吸鱼和输送鱼类,这种方式不适合稍大一点的鱼体输送,对鱼的伤害也很大。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982542A的一种帮助鱼类通过水坝的方法,在水坝下游用集鱼平台收集鱼类,然后运输过水坝,将鱼类放入由水库水坝端通向水库库尾端的导鱼水槽中,本发明在考虑鱼类过坝的同时,将鱼类在上游的输送同时考虑,设计中结合导鱼水槽,通过在岸上或水中铺设导鱼水槽,输送鱼类到达水库库尾,在导鱼水槽的设计中融入了传统鱼道的特点,使鱼类在运动中能保持体力。这种方法无法实现本发明提出的鱼体双向输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淡水养鱼业中鲟鱼、青鱼等短距离换池、转运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活鱼双向输送装置,利用现场水源,适应从鱼池中输送至运输船中,同时也适合从运输船输送到鱼池中,高效实用,不伤害鱼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活鱼双向输送装置,包括基架,所述的基架包括头部、尾部,尾部上方设有移动式漏斗,基架上从头至尾部设有连续的溜槽,所述的移动式漏斗底部设有与溜槽对接的底板,移动式漏斗的一端设有进水管,移动式漏斗内设有挡水板,挡水板的上部为活鱼卸载空间,尾部的溜槽部位设有溢流孔,溢流孔部位设有溢流移动板。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河道、大型水库旁边建有的养鱼池,可通过船运把养鱼池中的鱼送到其它地方养殖,也适合汽车运输的活鱼送入大型养鱼池。对需要取鱼卵的渔业活鱼在养殖过程中对鱼体必须保护好,避免受到外力伤害,转运过程中采用鱼水同运对活鱼伤害较少,如果使用搬运器械,一批一批地搬运,鱼加水的重量、体积、搬运工具都比较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连续性将活鱼从一方输送到另一方。
溜槽提供一种流水和活鱼行走通道,从鱼池中转移到船上时,把水直接注入的水池中,把头部安装在水池的出口,把鱼围赶到出口,边同池水一起流向尾部,尾部直通船舱,如果本装置的出水量较大,其尾部出口的水都会流入船舱,在此,位于尾部的溢流装置即可调节出水量。
在船舱中的鱼移动到鱼池中时,在尾部加装移动式漏斗,把活鱼用吊斗送到漏斗上方,让活水从进水管中冲入溜槽,由于需输送的鱼水混合物起始于移动式漏斗的挡水板上方,挡水板也就是起溜槽的作用,活鱼刚放入时,如果进水口注入的水压较大,直接注射到活鱼身上,这对活鱼不利,注水口注入的水通过挡水板下方的缓冲区,待水进入溜槽时,水的流速便稳和而舒畅。这里所需说明的一点就是移动式漏斗根据现场情况可装配在基架的头部或尾部。
按地理环境不同,溜槽可制成直线型、弯曲型等多种形式,在短距离的直线输送形式中,可将本装置的头、尾部设计成高度可调节的方案,即起始点在哪端,该端的高度适当调高,使水、鱼混合物往低处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式漏斗上的进水管设有若干件,进水管的一端与供水泵相连,进水管的另一端朝溜槽方向。供水泵设若干台,按输送量的大小开启所需的供水泵台数,进水管朝溜槽方向的一端把注入的水注入缓冲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水板的下方形成注水缓冲区,进水管朝溜槽方向的一端设置在注水缓冲区内,挡水板朝基架中间方向倾斜。缓冲区避免了供水泵注入的水对鱼体造成直接冲击,船、车吊送下来的活鱼沿挡水板滑入移动式漏斗与溜槽连接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流孔由若干条管状杆平行组合成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度与溜槽的弧度相同。溜槽或按标准长度如2m为一节进行设计,节与节之间采用密封的接口,溜槽流水送鱼表面保持光滑,避免毛剌对活鱼的伤害。溢流孔部位同样拒绝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蒸汽炒豆沙馅装置
- 下一篇:自动清洁的鱼缸





